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理论与运用
论文题名: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理论与运用
关键词: 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灰色理论;几何线形;截面应力
摘要: 连续刚构桥由于造型轻巧美观、跨越能力强、施工方便、造价低廉等优点,在国家公路网的建设过程中被广泛的采用。在连续刚构桥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控制以其重要的作用而备受人们关注。本文以雷西高速公路驿马沟大桥为背景,对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
   连续刚构桥多采用悬臂挂蓝法施工,施工过程持续时间长、影响因素多。连续刚构桥施工控制的主要内容就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保证桥梁的几何线形和关键截面的应力满足要求。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
   1、根据连续刚构桥的施工特点,提出科学合理的监控方案,根据材料力学试验参数,建立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正装模型。
   2、确定连续刚构桥施工过程中标高和应力的影响因素,提出由于各影响因素造成桥梁标高、应力误差的解决方法。
   3、在施工过程当中,根据实测的标高、应力结果与理论的结果相对比,对测试结果运用灰色理论进行误差分析,确定下一节段的立模标高。
   4、根据全桥的实测结果和理论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出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结论。
   主要经验和结论:
   1、在原材料的参数当中,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和混凝土的容重对连续刚构桥的标高影响最大,需要重点控制。
   2、温度作为一种特殊的参数,对结构的标高和应力测量结果有比较大的影响,在标高的测量当中要求梁体温度分布较为均匀,在应力的测量当中要保证同一测点前后两次测量温度相同。
   3、成桥预拱度的跨中最大值按照L/2000~L/1000设置。对于主跨跨度较大的连续刚构桥,中跨和边跨成桥预拱度的分配按照余弦曲线法分配,对于主跨跨度较小的连续刚构桥,中跨的成桥预拱度可以按照二次抛物线法分配,边跨的成桥预拱度可以不设置或者按照二次抛物线法设置。
   4、灰色理论系统中的GM(1,1)模型能够很好的对理论值与实测值进行误差修正,使结构的标高控制在预期的范围之内。
   5、合拢段的施工应根据施工条件,合理的控制合拢温度和两端的配重,在温度不能满足合拢要求的情况下,需对合拢段两端进行水平顶推和提高合拢段混凝土强度。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类似桥梁的施工控制具有借鉴作用。
作者: 杨峰
专业: 桥梁与隧道工程
导师: 姜增国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13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