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下挠分析及二次张拉设置方式研究 |
关键词: | 连续刚构桥;跨中下挠;预应力损失;二次张拉;预应力混凝土;徐变计算 |
摘要: | 随着交通事业的发展,我国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也因其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桥梁建设中。但随之而来的跨中下挠问题也就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在过去工程计算中,通常采用设置预拱度,张拉体外预应力束等方法防治跨中下挠过大,这样并不能有效减少跨中下挠的产生,而且还会增加工程二次投资费用。为此,对该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以便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首先对混凝土徐变研究理论以及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总结,阐述了midas程序对于徐变计算的理论分析以及计算步骤。其次结合工程实际,以沅水大桥、芙蓉大桥、宜宾天池金沙江大桥、黄石长江公路大桥和虎门大桥辅航道桥为背景,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civil进行模型分析,对预应力摩阻损失进行研究,对于规范中预应力钢筋与管道壁的摩擦系数μ和管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κ的取值提出了放大建议,建议系数κ取0.003~0.004/m,系数μ取0.3~0.35比较合适,给设计人员参考。同时对预应力损失引起跨中下挠进行分析,并与实测下挠监测数据作对比研究,成桥7年所产生的跨中下挠与预应力损失30%模型较为符合。 最后,为改善主梁跨中下挠提出对桥梁进行二次张拉,即在桥梁设计时预留备用预应力孔道,在成桥一定年限跨中下挠较大时对其进行二次张拉,使得桥梁跨中挠度恢复到原设计水平。根据五座实际桥梁模型对预应力二次张拉设置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应在距跨中4~6个悬浇段处张拉底板后期束,张拉量控制在30%以内张拉时间定于成桥二到三年之后,保证结构底板最大压应力满足相关规范,按照正规工艺要求进行二次张拉。按照以上措施进行二次张拉,将有效的改善大跨度桥梁的跨中下挠问题。 |
作者: | 刘方华 |
专业: | 土木工程 |
导师: | 钟新谷;舒小娟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湖南科技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3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