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深厚软土地区高速铁路后注浆桩基承载机理与试验研究 |
关键词: | 深厚软土地区;后注浆技术;桩基结构;高速铁路;承载机理;数值模拟 |
摘要: | 灌注桩在交通土建工程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何采用后注浆技术有效控制深厚软土地区的灌注桩的工后沉降及静置时间,无论是在工程建设领域还是在理论研究领域,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作为铁道部重点项目“京沪高速铁路桩基后注浆实验研究”的课题负责人,作者基于现场施工、组织与成果应用的基础上,收集整理该课题的研究成果,采用现场实验、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手段,发展了灌注桩在深厚软土地区建设高铁桩基的设计与施工技术及理论基础。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现场实验研究,获得了如下规律:当桩顶荷载为460吨时,深厚软土地区的桩侧注浆可减小桩项位移达22.2%~27.1%,桩端注浆可减小桩顶位移达30.1%~40.0%,桩端桩侧联合注浆可减小桩顶位移达32.4%~43.2%。 (2)以修正剑桥模型为基础,分析了深厚软土地区桩基后注浆的力学机理;基于圆孔扩张理论和非相关联流动准则,建立了深厚软土地区桩基后注浆压力的计算方法。 (3)建立了弹性状态下未注浆桩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的双曲线模型、土体损伤后桩基的荷载传递机理分析的双曲线模型和考虑考虑损伤的剪切位移法荷载传递分析模型;采用剪切滞理论模型研究了桩侧注浆后的桩基荷载传递机理,并引入损伤理论,建立了基于损伤剪切滞模型的桩基荷载传递机理分析模型。并采用工程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4)基于参数反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在设计荷载条件下,桩项前期沉降量较大,后期蠕变效应不是十分明显,在30天后的沉降速率变化非常小,因此可减少桩基静置时间。 |
作者: | 安爱军 |
专业: | 土木工程 |
导师: | 李亮 |
授予学位: | 博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中南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4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