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高速铁路重伤线路永久焊复关键技术研究 |
关键词: | 高速铁路;重伤线路;永久焊复;轨温锁定 |
摘要: | 本文主要对高速铁路重伤线路永久焊复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首先在沟帮子焊轨基地进行型检试验,所使用的设备为YHGQ-1200气压焊轨车,通过型检试验调试出适用于高速铁路轨道焊接的工艺参数。之后,根据2013年8月份在青藏线进行的线上锁定焊试验,在其探索出来的试验方法的基础进行改进,提出“顺序线上焊”的施工工法,即两个焊复接头均在线上完成作业,焊轨车进行二次爬坡焊接,并采用拨弯连入的作业方法,利用焊轨车自身拉伸焊接、一次锁定的功能,初步完成了高速铁路重伤线路永久焊复的关键技术探索。 2014年8月在沟帮子焊轨基地进行模拟试验,通过试验制定施工流程时间控制表,并对所焊接头进行落锤试验及跟踪在线服役接头,落锤结果良好,留在基地线路上服役的接头到现在也没有发现任何质量问题。这足以表明采用该技术对重伤线路进行焊复是可行的,同时通过施工流程时间控制表可知,理论上是可以把高速铁路重伤线路焊复工作控制在3个小时的天窗时间内。 在沟帮子焊轨基地为期3天的模拟试验过程中发现,现有Ⅰ型金属轨枕垫在焊轨车爬坡及线上作业时会导致车身的不平稳,存在安全隐患。故对Ⅰ型金属轨枕垫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并在长吉城际高速铁路线路焊复施工试验中采用改进后的Ⅱ型金属轨枕垫,焊轨车作业过程中的不平稳现象得到了解决。其次,提出“先线下,后线上焊的倒序作业”的施工工法,即将其中一个接头移到线下先进行焊接,焊轨车退回工作位,垫轨爬坡至线上带应力焊接另一个接头。整个过程只需一次垫轨爬坡焊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作业时间,确保在天窗时间内完成焊复工作。 另一方面,在沟帮子焊轨基地模拟试验中先对焊机的作业能力进行测试,而在长吉线第一次试验时,采取的线路恢复方案是恢复到原线路的状态,如果原线路在初始施工时的锁定轨温不规范,焊复后的高速铁路线路将会存在安全隐患。经过优化,在长吉城际高速铁路线路焊复施工试验中采用的是对线路按照高速铁路线路要求重新设计锁定轨温,并提出“搭接量”的概念及相应的计算公式,规范焊复后线路的锁定轨温,从而保证列车在高速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性。 最后,通过理论研究、数据计算和试验接头的服役情况反馈,对该焊复技术的可行性进行评估,并对焊复试验过程录像、剪辑处理成教学视频,将高速铁路重伤线路永久焊复的关键技术呈现出来,结合本论文的理论探索,对后期高速铁路重伤线路永久焊复工作进行指导。 |
作者: | 彭辉挺 |
专业: | 材料加工工程 |
导师: | 戴虹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南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6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