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大跨径连续梁桥挂篮支架组合施工技术研究
论文题名: 大跨径连续梁桥挂篮支架组合施工技术研究
关键词: 连续梁桥;挂篮支架;组合施工;结构应变;挠度监控
摘要: 连续梁桥由于自身的各种优点,已成为被广泛采用的大跨径桥型之一,连续梁桥最常见的挂篮现浇施工和支架现浇施工技术也比较成熟。近年来,受交通组织、工期等多种因素影响,两种施工方式相结合的组合施工方法逐渐得到应用。由于施工方式和配束的差异,梁段在施工阶段的施工顺序、边界条件等各有不同,使其受力和变形出现差异,在合拢成桥后的受力也会变复杂。因此,有必要对采用组合施工的连续梁桥在施工阶段和成桥后的受力和变形特点进行分析和研究。本文以广州市温泉流溪河大桥为工程实例,具体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
  (1)基于工程实际与案例分析,对比了支架现浇与挂篮悬浇施工方法在工艺、工期、成本等方面的异同,总结了挂篮支架组合施工的特点及适用性,为连续梁桥施工方法选择提供了参考;
  (2)通过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挂篮支架组合施工连续梁桥的分析模型,设置了三种不同的施工方法对结构进行模拟。总结了连续梁桥在采用组合施工以及全挂篮/支架施工方法时,施工阶段和成桥后的受力变形特点与区别。对比了在两种不同预应力钢束配置方式下组合施工连续梁桥受力和变形规律。通过模拟主梁不完全脱离支架的常见状态,分析了张拉后梁体自重部分由支架承担时的结构受力的变化规律。
  (3)通过变化组合施工的主要施工工况,对比分析了张拉顺序、拆架时机以及合拢顺序等施工因素对组合施工连续梁受力变形的影响。发现当浇筑梁段不对称时,钢束分多次张拉会使现浇梁段之间产生位移差异。采用组合施工的连续梁桥受不同合拢顺序的影响类似于挂篮施工桥梁,由桥梁两端边跨向中跨逐渐对称顺序合拢是最佳的合拢方式,为实际现场施工提供了指导。
  (4)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组合施工连续梁桥现场监控系统的建立方法。使用现场获得的结构应变(应力)和挠度监控信息,与理论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梁段位移和应力实测值与理论值基本相符。然而由于施工现场的复杂性,也会有差异出现,必须加强现场施工监控,保证施工顺利进行。
作者: 蔡弘毅
专业: 土木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
导师: 吴海军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