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驾驶仿真的高速催眠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驾驶仿真的高速催眠研究
关键词: 高速催眠;生理参数;驾驶时长;行车环境
摘要: 高速催眠是驾驶员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行驶时,由于驾驶过程单调乏味、缺少感官刺激,从而产生困倦等疲劳的现象。其既有一般驾驶疲劳的共性,又有高速行驶独有的特性,一旦引起交通事故,则严重程度较高。本文以室内驾驶仿真试验为基础,辅以相关生理数据研究对高速催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缓解措施。
  首先,在对既有研究成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高速催眠的研究现状,分析高速催眠的基本特性,包括其与一般驾驶疲劳的区别、形成机理、影响因素和测试方法等,初步确定驾驶时长和行车环境(包括道路环境和车内环境)是高速催眠形成的关键因素,为后文提供理论支撑。
  其次,对宁杭高速公路环境构建仿真驾驶场景,设计室内外试验,利用多通道生物反馈仪和眼动仪全程采集试验人员的生理参数及行车场景视频,并进行数据分析,研究表明仿真试验具有相对有效性,为展开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提供依据。
  再次,通过对仿真试验数据的进一步分析,提取了脑电指标变化率△K和瞳孔直径变化率△D作为高速催眠的判定指标,并根据眨眼时长确定了生理参数阈值。
  然后,设计不同的室内试验方案,量化分析行车环境、驾驶时长与高速催眠形成之间的关系,建立了相应的数学回归模型,得到驾驶员进入高速催眠状态时各个影响因素的极值,在此基础上提出避免高速催眠形成各影响因素控制的建议值。
  最后,论文根据前文内容,分别从驾驶时长的控制和行车环境的改善两方面阐述高速催眠的缓解措施,为高速公路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作者: 陈程
专业: 道路与铁道工程
导师: 陈飞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1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