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内外联系的双核型区域交通可达性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论文题名: 基于内外联系的双核型区域交通可达性研究——以辽宁省为例
关键词: 区域交通网络;双核结构;交通可达性;区域协调发展
摘要: 交通可达性是度量区域交通网络发达程度的有效指标,也是评价区域经济发展潜力的有效指标,是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经济发展的内在驱动力之一。在当前国家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交通路网的修建对于完善区域交通网络、提升地区运输能力,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改善区域的可达性水平,提升区域竞争力,协调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区域双核结构模式广泛存在于我国沿海省区当中,与单中心区域相比,以区内联系为主的传统可达性测算方法无法揭示其门户城市的交通优势。基于ArcGIS平台,将区内可达性与对外可达性相结合,以1986、2000和2013年为时间断面,探讨综合评价城市交通可达性的改进方案,揭示辽宁省各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
  (1)对外可达性测定对区内可达性过分依赖几何中心的现象具有一定纠错功能,将内外联系相结合,是改进交通可达性评价的有效途径。区内可达性与对外可达性的分布及成因存在明显差异,并依此将城市综合可达性分为外向型、均衡型、过渡型和内向型四种类型。对外可达性以中心和门户城市为双中心向外扩散,主要与高等级交通设施的接近程度有关。
  (2)提出“可达性区位抗阻能力”概念,并用可达性区位抗阻系数来反映各城市对区内不利交通区位的改造能力。
  (3)辽宁的双核空间结构使对内对外可达性格局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现象,门户城市必须牢牢把握区域交通系统变革和网络优化的主导权,防止交通优势丧失而沦为真正的边缘地区。
  (4)利用直线距离和可达性分别计算出各城市经济联系强度并进行对比,将可达性对城市经济联系强度的作用划分为:促进型、协调型和制约型。
作者: 王丹丹
专业: 产业经济学
导师: 郭建科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年度: 201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