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西安地铁环境空气品质调查及其污染因素分析研究 |
关键词: | 地铁车站;空气质量监测;微小气候;空气污染指标;客流量;卫生标准 |
摘要: | 地铁交通已经普遍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车站内的卫生情况所引发的人体不舒适及不健康影响也已开始被国内外专家学者普遍关注。我国当前对地铁车站内空气质量方面的研究较少,并且还尚未出台依照本国国情建立的地铁车站空气卫生标准。在已有的文献报道中,也仅研究了某些空气污染质量指标,缺少全面系统的空气质量监测。而对地铁车站内站台、站厅、车厢进行全面的分季节、分时段的实测调查与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本文针对以上问题,通过监测和问卷两个主要部分对课题展开了研究。具体的研究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研究内容: 1.量化监测:根据地铁轨道交通的特点,对西安市两条已投入运行的地铁轨道交通的空气质量及客流量监测,选择温度、湿度、CO浓度、CO2浓度、甲醛浓度、TVOC浓度、颗粒物浓度、氡浓度作为客观评价参数,对不同时段(高峰期、非高峰期)、不同季节的地铁站台、站厅、车厢内的空气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客观实地调查; 2.问卷调查:设计针对地铁状况特点设计空气质量的主观问卷调查表,请地铁内的乘客及工作人员对地铁空气进行主观评价; 3.根据监测和问卷的调查结果,总结地铁内污染指标在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浓度变化情况,并进行分析处理后对地铁内空气品质进行评价,得出地铁内空气品质的影响因素,希望通过分析可以得出科学合理并且符合我国情况的轨道交通系统卫生标准限值,为将来制定轨道交通卫生标准提供适当参考依据。 主要结论: 1.微小气候指标 (1)站台、站厅、车厢的微小气候环境均稳定; (2)冬季的温度、相对湿度普遍超标,显著低于夏季月份; (3)未见显著的区域及时段差异。 2.空气污染指标 (1)CO、PM10、甲醛、氡平均浓度均满足所参考的卫生标准的浓度要求,站台站厅主要超标指标为PM2.5、TVOC,车厢主要超标指标为CO2及TVOC; (2)CO2、颗粒物、氡均呈现站台区高于站厅区; (3)车厢内CO2、TVOC、甲醛浓度普遍高于站厅、站台区域; (4)CO2、颗粒物中午非高峰时段低于早晚高峰时段,TVOC、甲醛浓度随时间逐渐降低,下午时段最低,站厅、站台、车厢均呈现此规律,其余指标未见时段性差异; (5)颗粒物浓度在1月份最高,TVOC、甲醛在8月份平均浓度达到最高,其余参考指标未见显著季节性差异; (6)CO2、颗粒物与客流量呈正相关;TVOC、甲醛与温湿度呈正相关。 3.问卷调查 (1)大多数受访者认为,目前西安的轨道交通卫生状况比较令人满意; (2)男性与女性对地铁内的卫生状况的评价基本差别不大,不同年龄层次之间存在差异,年轻人普遍对地铁环境较满意,年长者对乘车环境的要求更加严格; (3)多数乘客认为车厢空气质量较差,多数工作人员认为站台空气质量差; (4)被调查人群认为,客流量大人员密集、通风不足是影响地铁内环境因素最重要的两个因素; (5)工作人员有时或常常出现不适感受的比例高于乘客。 4.根据各类相关参考标准,建议将冬季温度范围适当降低,车厢内冬季相对湿度范围适当降低。车厢内CO2浓度适当从低于0.15%放宽到0.15%-0.20%,且适当加大新风量,由12.6m3/(h·人)提高到15m3/(h·人)。 |
作者: | 左甜甜 |
专业: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
导师: | 樊越胜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5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