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刘家峡大桥施工阶段计算及缆索线形控制 |
关键词: | 悬索桥;缆索施工;线形控制;桥塔偏位;主缆垂度 |
摘要: | 刘家峡悬索桥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跨度的桥梁,主跨536m。它是目前国内相同类型大跨公路桥梁中最窄的悬索桥,桥宽仅15.6m,宽跨比仅为1/34.4。大桥桥塔首次采用了大直径钢管混凝土,直径达3000mm,为目前世界上直径最大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桥塔设计造型新颖美观,采用伊斯兰建筑风格,独到的体现了地域少数民族文化特色。该桥为536m单跨桁式加劲梁悬索桥,在设计成桥状态下,跨中理论垂度为48.7m,垂跨比约为1:11,主缆中心距为15.6m,吊索标准间距8.0m。在施工过程中,对主缆的线形控制、特别是基准索股的安装、定位锁定的监测与控制是本桥线形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关键一环。 本文对刘家峡大桥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了跟踪检测研究,在施工检测过程中,采用BNLAS进行建模,整个施工过程共划分为23个施工阶段,随着施工阶段的不断变化,得出了各个阶段各控制点的位移以及应力的理论数据,作为在现场施工检测过程中的参照标准。对现场施工过程实施控制点的位移监测和控制截面的应力监测,将现场所得的实测数据与理论设计数据进行比对、分析,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得出各个施工阶段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结论,对施工过程进行了有效的监控。 理想成桥状态结构恒载状态下主塔塔顶没有偏位;对于主塔而言设计理想状态不会产生弯矩。但是各跨作用于主缆的荷载并不相等,特别是施工主桁吊装过程,中跨垂度随主桁吊装不断变化,桥塔塔顶产生向跨中的偏移,主塔产生弯矩,为了保证成桥阶段的索鞍位于设计位置,设计按三次顶推办法将索鞍顶推到位,以消除桥塔的弯矩。本文对索鞍偏心安装、施工过程进行桥塔偏位、主缆垂度实时监测与控制,选测适当时机进行顶推,对顶推量进行现场实时调整,最终获得的理想的主缆线形,桥塔的偏心弯矩也控制在了设计容许的范围之内。 |
作者: | 王贵 |
专业: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导师: | 刘世忠;王苍和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兰州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5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