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汶马高速某千枚岩堆积体暴雨失稳机理及土拱效应研究
论文题名: 汶马高速某千枚岩堆积体暴雨失稳机理及土拱效应研究
关键词: 千枚岩堆积体;定向排列;暴雨失稳;高速公路;土拱效应;抗滑桩
摘要: 新建汶(川)-马(尔康)高速公路沿线发育多处影响路线安全的千枚岩堆积体边坡。该类堆积体具有孔隙比大、透水性强等特点。大气降雨是诱发该类边坡失稳破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连续高强度降雨。目前,针对千枚岩堆积体边坡中千枚岩岩块定向排列特征的研究较少,稳定性分析评价中也鲜见考虑定向性的研究。抗滑桩是最常见的边坡治理措施之一,桩间水平土拱效应被众多学者广泛认可,主要应用在桩间距的确定上,但是其在抗滑桩加桩措施组合结构的受力分配计算中的应用较少,特别是圆桩加固工程中研究更少。本文以汶马高速K54+487~K55+417段左侧千枚岩堆积体边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类边坡暴雨失稳机理及考虑桩间土拱效应的桩间组合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通过薄片鉴定及X射线粉晶衍射实验,研究分析了研究区千枚岩的结构、构造及矿物成分特征。
  (2)自工程现场取千枚岩岩块,进行千枚岩堆积体定向排列特征的模拟实验,认为千枚岩由于片理构造发育,导致一定角度下定向排列现象明显,不利于边坡稳定;
  (3)通过对研究区千枚岩岩块进行室内大型粗颗粒直剪试验,研究分析了千枚岩的定向排列现象及降雨入渗对千枚岩堆积体抗剪强度的影响。
  (4)采用Midas-GTS-NX软件分析了边坡的稳态特征及经历暴雨12h、24h后的瞬态特征,总结了孔隙水压力、体积含水量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分析了降雨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认为降雨是边坡发生失稳破坏的主要因素。
  (5)运用传递系数法对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圆形抗滑桩桩间土拱的形状及拱高,提出了考虑桩间土拱效应的桩间组合结构的力学分析方法,并与传统设计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
作者: 张肖兵
专业: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导师: 赵晓彦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