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内击桩的全过程施工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和应用
专利名称: 内击桩的全过程施工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和应用
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内击桩的全过程施工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和应用。所使用的专用 装置包括专用桩尖、测试用钢筋笼和专用桩机,其中:专用桩尖包括测试用桩尖 和做桩用桩尖;专用桩机为配有兼做压杆的内击锤且具备加载功能的桩机。通过 采用内击法配合沉桩、小面积法或借助法测桩端阻力、隔离法或借助法测桩侧阻 力,系统完成包括试桩、做桩和测桩在内的内击桩的全过程施工,实现小桩机试 大桩、做大桩、测大桩的目标。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及其专用装置,压桩吨位仅 680吨,甚至300吨位,即可完成极限承载力达1500吨的沉管灌注桩或钢管桩 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试桩、做桩、测桩的全过程施工,具有良好的综合效益。
专利类型: 发明专利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吉林;22
申请人: 毕建东
发明人: 毕建东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09-05-20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0910066975.3
公开号: CN101560768
代理机构: 长春科宇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 马守忠
分类号: E02D5/22(2006.01)I
申请人地址: 130041吉林省长春市西三条街484号
主权项: 1.内击桩的全过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为系统完成内击桩的试桩、做 桩和测桩的施工方法,需要使用的专用装置包括专用桩尖、测试用钢筋笼和专用 桩机; 一.内击桩的全过程施工方法的专用装置如下: I.专用桩尖,包括测试用桩尖和做桩用桩尖;测试用桩尖为A型测试用桩 尖、B型测试用桩尖或C型测试用桩尖; 1.1A型测试用桩尖,其构成如下: 1.1.1圆形或多边形的钢顶板(1),周边焊在横截面与其形状对应的漏斗形 的钢套筒(2)的直段中部内侧,套筒(2)上口高出顶板(1)形成裙围; 1.1.2倒置的圆形钢杯筒(3)杯底周边焊在套筒(2)下口; 1.1.3顶板(1)、套筒(2)、杯筒(3)同心; 1.1.4钢内尖(4)上段和下段均为圆柱形,且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 1.1.5内尖(4)上段外表面涂抹油质或喷塑隔离层(5)后,上段从顶板(1)和 杯筒(3)底部中心穿过,下段完全置于杯筒(3)内; 1.1.6在套筒(2)下部、靠近杯筒(3)处开数量不少于两个的灌注孔,向倒置 后的顶板(1)、套筒(2)、杯筒(3)和内尖(4)所围合的空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尖体 (6); 1.1.7内尖(4)可在杯筒3、尖体6内下压移动; 1.2B型测试用桩尖,其构成如下: 1.2.1圆形或多边形的钢顶板(7),周边焊在横截面与其形状对应的漏斗形 的钢套筒(8)的直段中部,套筒(8)上口高出顶板(7)形成裙围; 1.2.2圆形的钢套管(9)与顶板(7)底面顶焊,与套筒(8)下口侧焊; 1.2.3顶板(7)、套筒(8)、套管(9)同心; 1.2.4钢压件(11)上段和下段均为圆柱形,且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 1.2.5在套筒(8)下部、靠近套管(9)处开数量不少于两个的灌注孔,向倒置 后的顶板(7)、套筒(8)和套管(9)所围合的空腔内灌注混凝土形成尖体(12);压 件(11)小头朝下放入套管(9)内作底模,套管(9)内侧涂抹油质或喷塑隔离层(13) 作侧模,将套管(9)内注满混凝土形成内尖(10);或者,所述的内尖(10)用钢制 成,直接插入套管(9)内; 1.2.6压件(11)、内尖(10)可在套管(9)内下压移动; 1.3C型测试用桩尖,其构成如下: 1.3.1圆形或多边形的钢顶板(14),周边焊在横截面与其形状对应的钢套筒 (15)的中部内侧,套筒(15)上口高出顶板(14)形成裙围; 1.3.2顶板(14)底面与圆形的钢套管(16)、放射状布置的多条钢肋板(19) 顶焊,肋板(19)外端与套筒(15)、里端与套管(16)侧焊; 1.3.3顶板(14)、套筒(15)、套管(16)同心; 1.3.4钢压件(18)上段和下段均为圆柱形,且上段直径小于下段直径; 1.3.5顶板(14)、套筒(15)、套管(16)和肋板(19)焊好后倒置,将压件(18) 小头朝下放入套管(16)内作底模,套管(16)内侧涂抹油质或喷塑隔离层(20)作侧 模,将套管(16)内注满混凝土形成内尖(17);或者,所述的内尖(17)用钢制成, 直接插入套管(16)内; 1.3.6压件(18)、内尖(17)可在套管(16)内下压移动; 1.4做桩用桩尖,其构成如下: 1.4.1圆形或多边形的钢顶板(21),周边焊在横截面与其形状对应的漏斗形 的钢套筒(22)的直段中部内侧,套筒(22)上口高出顶板(21)形成裙围; 1.4.2顶板(21)、套筒(22)焊好后倒置,通过上口灌注混凝土形成台体(23); II.测试用钢筋笼,其构成如下: 2.1纵筋(24)有两根以上用钢管(26)替代,与箍筋(25)共同形成钢筋笼; 2.2下设的钢板(27)与纵筋(24)、钢管(26)焊在一起; 2.3钢板(27)下设橡胶或纤维材料制成的隔离囊(28); 2.4钢管(26)与隔离囊(28)密封连接且管孔与隔离囊(28)相通; 2.5隔离囊(28)内可放置千斤顶(29); III.专用桩机如下: 所述的专用桩机为配有兼做压杆的内击锤且具备加载功能的桩机,其为沉管 灌注桩的抱压桩机、沉管灌注桩的顶压桩机、沉管灌注桩的振动桩机、沉管灌注 桩的锤击桩机、钢管桩的抱压桩机、钢管桩的顶压桩机、钢管桩的锤击桩机、预 制混凝土空心桩的抱压桩机、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顶压桩机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 的锤击桩机; 3.1沉管灌注桩的抱压桩机,其构成包括: 3.1.1桩架(32)和卷扬机(33)安装在底盘(31)上;夹桩器(36)安装在底盘 (31)或桩架(32)上; 3.1.2内击锤(30)通过钢缆(34)与卷扬机(33)相连,吊在桩架(32)上; 3.1.3内击锤(30)与桩管(35)、连接件(37)、夹桩器(36)同心; 3.1.4内击锤(30)由卷扬机(33),通过钢缆(34)控制,可在桩管(35)内上下 运动,击打下部桩尖配合沉桩; 3.1.5内击锤(30)或其接长后,可通过千斤顶(29),顶在连接在桩管(35) 上的连接件(37)上; 3.1.6试桩或测桩时,在桩管(35)上端连接上连接件(37),千斤顶(29)顶在 连接件(37)上,通过内击锤(30)做压杆,压测试用桩尖的内尖测桩端阻力; 3.1.7夹桩器(36)可下压或上拔桩管(35); 3.1.8桩管(35)、连接件(37)可以吊在桩架(32)上,也可以是独立构件,并 可以上下移动; 3.1.9连接件(37)与桩管(35)可连接到一起或脱开; 3.1.10连接件(37)与桩管(35)顶面的距离可以调整,以满足内击锤(30)或 其接长后,与桩管(35)在轴向有不同相对位置的要求; 3.2沉管灌注桩的顶压桩机,其构成包括: 3.2.1桩架(32)和卷扬机(33)安装在底盘(31)上;压桩头(38)安装在桩架 (32)上; 3.2.2内击锤(30)通过钢缆(34)与卷扬机(33)相连,吊在桩架(32)上; 3.2.3内击锤(30)与桩管(35)、压桩头(38)同心; 3.2.4~3.2.6同3.1的沉管灌注桩的抱压桩机的3.1.4~3.1.6; 3.2.7压桩头(38)为中空式的; 3.2.8压桩头(38)可下压或上拔桩管(35); 3.3沉管灌注桩的振动桩机,其构成包括: 3.3.1桩架(32)和卷扬机(33)安装在底盘(31)上;振动头(39)安装在桩架 (32)上; 3.3.2内击锤(30)通过钢缆(34)与卷扬机(33)相连,吊在桩架(32)上; 3.3.3内击锤(30)与桩管(35)、振动头(39)同心; 3.3.4~3.3.6同3.1的沉管灌注桩的抱压桩机的3.1.4~3.1.6; 3.3.7振动头(39)为中空式的; 3.3.8振动头(39)可振压或振拔桩管(35); 3.3.9底盘(31)可加配重; 3.3.10振动头(39)或桩管(35)可用拉杆(40)与底盘(31)相连; 3.4沉管灌注桩的锤击桩机,其构成包括: 3.4.1桩架(32)和卷扬机(33)安装在底盘(31)上;锤头41安装在桩架(32) 上; 3.4.2内击锤(30)通过钢缆(34)与卷扬机(33)相连,吊在桩架(32)上; 3.4.3内击锤(30)与桩管(35)、锤头41同心; 3.4.4~3.4.6同3.1的沉管灌注桩的抱压桩机的3.1.4~3.1.6; 3.4.7锤头41为中空式的; 3.4.8底盘(31)可加配重; 3.4.9锤头41或桩管(35)可用拉杆(40)与底盘(31)相连; 3.5钢管桩的抱压桩机,其构成包括: 3.5.1桩架(32)和卷扬机(33)安装在底盘(31)上;夹桩器(36)安装在底盘 (31)或桩架(32)上; 3.5.2内击锤(30)通过钢缆(34)与卷扬机(33)相连,吊在桩架(32)上; 3.5.3内击锤(30)、夹桩器(36)和施工时就位的钢管桩(42)同心; 3.5.4内击锤(30)由卷扬机(33),通过钢缆(34)控制,可在钢管桩(42)或其 送桩管(43)内上下运动,击打下部桩尖配合沉桩; 3.5.5内击锤(30)或其接长后,可通过千斤顶(29),顶在可连接在送桩管(43) 上的连接件(37)上; 3.5.6试桩或测桩时,在送桩管(43)上端连接上连接件(37),千斤顶(29) 顶在连接件(37)上,通过内击锤(30)做压杆,压测试用桩尖的内尖测桩端阻力; 3.6钢管桩的顶压桩机,其构成包括: 3.6.1桩架(32)和卷扬机(33)安装在底盘(31)上;压桩头(38)安装在桩架 (32)上; 3.6.2内击锤(30)通过钢缆(34)与卷扬机(33)相连,吊在桩架(32)上; 3.6.3内击锤(30)、压桩头(38)和施工时就位的钢管桩(42)同心; 3.6.4~3.6.6同3.5的钢管桩的抱压桩机的3.5.4~3.5.6; 3.6.7压桩头(38)为中空式的; 3.7钢管桩的锤击桩机,其构成包括: 3.7.1桩架(32)和卷扬机(33)安装在底盘(31)上;锤头(41)安装在桩架(32) 上; 3.7.2内击锤(30)通过钢缆(34)与卷扬机(33)相连,吊在桩架(32)上; 3.7.3内击锤(30)、锤头(41)和施工时就位的钢管桩(42)同心; 3.7.4~3.7.6同3.5的钢管桩的抱压桩机的3.5.4~3.5.6; 3.7.7锤头(41)为中空式的; 3.7.8底盘(31)可加配重; 3.7.9锤头(41)或送桩管(43)可用拉杆(40)与底盘(31)相连; 3.8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抱压桩机,其构成包括: 3.8.1桩架(32)和卷扬机(33)安装在底盘(31)上;夹桩器(36)安装在底盘 (31)或桩架(32)上; 3.8.2内击锤(30)通过钢缆(34)与卷扬机(33)相连,吊在桩架(32)上; 3.8.3内击锤(30)、夹桩器(36)和施工时就位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同 心; 3.8.4内击锤(30)由卷扬机(33),通过钢缆(34)控制,可在预制混凝土空心 桩(44)或其送桩管(45)内上下运动,击打下部桩尖配合沉桩; 3.8.5内击锤(30)或其接长后,可通过千斤顶(29),顶在可连接在送桩管(45) 上的连接件(37)上; 3.8.6试桩或测桩时,在送桩管(45)上端连接上连接件(37),千斤顶(29) 顶在连接件(37)上,通过内击锤(30)做压杆,压测试用桩尖的内尖测桩端阻力; 3.9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顶压桩机,其构成包括: 3.9.1桩架(32)和卷扬机(33)安装在底盘(31)上;压桩头(38)安装在桩架 (32)上; 3.9.2内击锤(30)通过钢缆(34)与卷扬机(33)相连,吊在桩架(32)上; 3.9.3内击锤(30)、压桩头(38)和施工时就位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同 心; 3.9.4~3.9.6同3.8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抱压桩机的3.8.4~3.8.6; 3.9.7压桩头(38)为中空式的; 3.10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锤击桩机,其构成包括: 3.10.1桩架(32)和卷扬机(33)安装在底盘(31)上;锤头(41)安装在桩架(32) 上; 3.10.2内击锤(30)通过钢缆(34)与卷扬机(33)相连,吊在桩架(32)上; 3.10.3内击锤(30)、锤头(41)和施工时就位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同心; 3.10.4~3.10.6同3.8的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抱压桩机的3.8.4~3.8.6; 3.10.7锤头(41)为中空式的; 3.10.8底盘(31)可加配重; 3.10.9锤头(41)或送桩管(45)可用拉杆(40)与底盘(31)相连; 二.内击桩的全过程施工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所述的内击桩的全过程施工方法,包括在系统完成试桩、做桩、测桩的过程 中,采用:①内击法配合沉桩;②小面积法或借助法测桩端阻力;③隔离法或借 助法测桩侧阻力; 其中的测桩是对所要做承载力检测的桩进行随做随检,做检结合; 所述的小面积法,是在试桩或测桩时,压横截面积比测试用桩尖全截面积小 的内尖测桩端阻力的方法; 所述的借助法,是借助桩身做反力座下压内尖测桩端阻力,或借助桩尖做反 力座上顶桩身测桩侧阻力; 所述的隔离法,对于沉管灌注桩,是用桩身混凝土底部的隔离囊把桩尖与桩 身隔离,分别测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对于钢管桩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是在沉 桩后期,将桩尖与桩身底部脱离,分别测桩端阻力和桩侧阻力; IV.试桩方法 均采用采用小面积法测桩端阻力; A.使用A型测试用桩尖的试桩方法如下: 4.1采用沉管灌注桩的抱压桩机或顶压桩机的试桩方法,步骤如下: 4.1.1放A型测试用桩尖; 4.1.2桩管(35)套入A型测试用桩尖的套筒(2)内,用夹桩器(36)或压桩头 (38)下压桩管(35),沉A型测试用桩尖; 4.1.3至预定的压桩吨位后,用内击锤(30)击打A型测试用桩尖,继续沉A 型测试用桩尖,桩管(35)下压跟进; 4.1.4至预定的内击贯入度后,千斤顶(29)放入桩管(35)中,压在内击锤 (30)上; 4.1.5连接件(37)连接到桩管(35)上后,给千斤顶(29)加压,通过内击锤(30) 或将其接长用作压杆,压A型测试用桩尖的内尖(4)测桩端阻力; 4.1.6桩端阻力达到预定值,拔出桩管(35),完成试桩;桩端阻力未达到预 定值,重复步骤4.1.3~4.1.5,直至桩端阻力达到预定值,结束; 4.2采用沉管灌注桩的振动桩机的试桩方法,步骤如下: 4.2.1放A型测试用桩尖; 4.2.2桩管(35)套入A型测试用桩尖的套筒(2)内,用振动头(39)振压桩管 (35),沉A型测试用桩尖; 4.2.3至预定的振动贯入度后,用内击锤(30)击打A型测试用桩尖,继续沉 A型测试用桩尖,桩管(35)振压跟进; 4.2.4至预定的内击贯入度后,用拉杆(40)将振动头(39)或桩管(35)与底盘 (31)相连; 4.2.5千斤顶(29)放入桩管(35)中,压在内击锤(30)上; 4.2.6连接件(37)连接到桩管(35)上后,给千斤顶(29)加压,通过内击锤(30) 或将其接长用作压杆,压A型测试用桩尖的内尖(4)测桩端阻力; 4.2.7桩端阻力达到预定值,拔出桩管(35),完成试桩;桩端阻力未达到预 定值,重复步骤4.2.3~4.2.6,直至桩端阻力达到预定值,结束; 4.3采用沉管灌注桩的锤击桩机的试桩方法,步骤如下: 4.3.1放A型测试用桩尖; 4.3.2桩管(35)套入A型测试用桩尖的套筒(2)内,用锤头(41)锤击桩管 (35),沉A型测试用桩尖; 4.3.3至预定的锤击桩管(35)的贯入度后,用内击锤(30)击打A型测试用桩 尖,继续沉A型测试用桩尖,桩管(35)用锤头(41)锤击跟进; 4.3.4至预定的内击贯入度后,用拉杆(40)将锤头(41)或桩管(35)与底盘 (31)相连; 4.3.5~4.3.7同4.2的采用沉管灌注桩的振动桩机的试桩方法的4.2.5~ 4.2.7; 4.4采用钢管桩的抱压桩机或顶压桩机的试桩方法,步骤如下: 4.4.1放A型测试用桩尖; 4.4.2钢管桩(42)套入A型测试用桩尖的套筒(2)内,用夹桩器(36)或压桩 头(38)下压或通过送桩管(43)下压钢管桩(42),沉A型测试用桩尖; 4.4.3至预定的压桩吨位后,用内击锤(30)击打A型测试用桩尖,继续沉A 型测试用桩尖,钢管桩(42)下压或通过其送桩管(43)下压跟进; 4.4.4至预定的内击贯入度后,千斤顶(29)放入送桩管(43)中,压在内击锤 (30)上; 4.4.5连接件(37)连接到送桩管(43)上后,给千斤顶(29)加压,通过内击锤 (30)或将其接长用作压杆,压A型测试用桩尖的内尖(4)测桩端阻力; 4.4.6桩端阻力达到预定值,完成试桩;桩端阻力未达到预定值,重复步骤 4.4.3~4.4.5,直至桩端阻力达到预定值,结束; 4.5采用钢管桩的锤击桩机的试桩方法,步骤如下: 4.5.1放A型测试用桩尖; 4.5.2钢管桩(42)套入A型测试用桩尖的套筒(2)内,用锤头(41)锤击或通 过送桩管(43)锤击钢管桩(42),沉A型测试用桩尖; 4.5.3至预定的锤击钢管桩(42)的贯入度后,用内击锤(30)击打A型测试用 桩尖,继续沉A型测试用桩尖,钢管桩(42)用锤头(41)锤击或通过送桩管(43) 锤击跟进; 4.5.4至预定的内击贯入度后,用拉杆(40)将锤头(41)或送桩管(43)与底盘 (31)相连; 4.5.5~4.5.7同4.4的采用钢管桩的抱压桩机或顶压桩机的试桩方法的 4.4.5~4.4.7; 4.6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抱压桩机或顶压桩机的试桩方法,步骤如下: 4.6.1放A型测试用桩尖; 4.6.2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套入A型测试用桩尖的套筒(2)内,用夹桩器 (36)或压桩头(38)下压或通过送桩管(45)下压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沉A型测 试用桩尖; 4.6.3至预定的压桩吨位后,用内击锤(30)击打A型测试用桩尖,继续沉A 型测试用桩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下压或通过送桩管(45)下压跟进; 4.6.4至预定的内击贯入度后,千斤顶(29)放入送桩管(45)中,压在内击锤 (30)上; 4.6.5连接件(37)连接到送桩管(45)上后,给千斤顶(29)加压,通过内击锤 (30)或将其接长用作压杆,压A型测试用桩尖的内尖(4)测桩端阻力; 4.6.6桩端阻力达到预定值,完成试桩;桩端阻力未达到预定值,重复步骤 4.6.3~4.6.5,直至桩端阻力达到预定值,结束; 4.7采用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锤击桩机的试桩方法,步骤如下: 4.7.1放A型测试用桩尖; 4.7.2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套入A型测试用桩尖的套筒(2)内,用锤头(41) 锤击或通过送桩管(45)锤击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沉A型测试用桩尖; 4.7.3至预定的锤击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的贯入度后,用内击锤(30)击打 A型测试用桩尖,继续沉A型测试用桩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用锤头(41)锤 击或通过送桩管(45)锤击跟进; 4.7.4至预定的内击贯入度后,用拉杆(40)将锤头(41)或送桩管(45)与底盘 (31)相连; 4.7.5连接件(37)连接到送桩管(45)上后,给千斤顶(29)加压,通过内击锤 (30)或将其接长用作压杆,压A型测试用桩尖的内尖(4)测桩端阻力; 4.7.6桩端阻力达到预定值,完成试桩;桩端阻力未达到预定值,重复步骤 4.7.3~4.7.5,直至桩端阻力达到预定值,结束; B.使用B型测试用桩尖的试桩方法如下: 除测桩端阻力时,是通过压件(11)压内尖(10)外,其它步骤均分别与4.1~ 4.7的步骤相同; C.使用C型测试用桩尖的试桩方法如下: 除测桩端阻力时,是通过压件(18)压内尖(17)外,其它步骤均分别与4.1~ 4.7的步骤相同; V.做桩方法如下: 5.1沉管灌注桩的做桩方法如下: 采用做桩用桩尖,按上述的相应的试桩方法,内击至试桩确定的内击贯入度 后,提出内击锤(30),下钢筋笼,灌注桩身混凝土,拔出桩管(35),结束; 5.2钢管桩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做桩方法如下: 采用做桩用桩尖,按上述的相应的试桩方法,内击至试桩确定的内击贯入度 后,提出内击锤(30),如果不需要灌芯,结束;如果需要灌芯,向钢管桩(42) 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的空心内灌注混凝土,结束; VI.测桩方法如下: 采用如下方法的任意一种; 6.1沉管灌注桩的测桩方法1——小面积法和隔离法联合测桩: 按上述的相应的试桩方法,内击A型测试用桩尖,至试桩确定的内击贯入度, 并测完桩端阻力后,接续步骤如下: 6.1.1下测试用钢筋笼,通过钢管(26)给隔离囊(28)注满水后封闭; 6.1.2灌注桩身混凝土(46),拔出桩管(35); 6.1.3桩身混凝土(46)硬化后,隔离囊(28)开封,压桩顶测桩侧阻力; 6.1.4通过钢管(26)给隔离囊(28)注满水泥浆,结束; 6.2沉管灌注桩的测桩方法2——小面积法、隔离法和借助法联合测桩: 按上述的相应的试桩方法,内击A型测试用桩尖,至试桩确定的内击贯入度 后,接续步骤如下: 6.2.1下放有千斤顶(29)的测试用钢筋笼,通过钢管(26)给隔离囊(28)注满 水后封闭; 6.2.2灌注桩身混凝土(46),拔出桩管(35); 6.2.3桩身混凝土(46)硬化后,给千斤顶(29)加压,压A型测试用桩尖的内 尖(4)测桩端阻力; 6.2.4继续给千斤顶(29)加压,至千斤顶(29)底座顶到A型测试用桩尖的顶 板(1)上后,桩身上走,测桩侧阻力; 6.2.5测完桩侧阻力后,通过钢管(26)给隔离囊(28)注满水泥浆或细石混凝 土,结束; 6.3沉管灌注桩的测桩方法3——小面积法和借助法联合测桩: 按上述的相应的试桩方法,内击A型测试用桩尖,至试桩确定的内击贯入度 后,接续步骤如下: 6.3.1下钢筋笼和套管(48); 6.3.2灌注桩身混凝土(46),拔出桩管(35); 6.3.3桩身混凝土(46)硬化后,压杆(47)和千斤顶(29)顺序放入套管(48) 内,再将连接件(37)连接到套管(48)上; 6.3.4给千斤顶(29)加压,通过压杆(47)压A型测试用桩尖的内尖(4)测桩 端阻力; 6.3.5继续给千斤顶(29)加压,至压杆(47)底面顶到A型测试用桩尖的顶板 (1)上后,千斤顶(29)上拔套管(48)带动桩身上走,测桩侧阻力; 6.3.6打开连接件(37),提出千斤顶(29)和压杆(47),向套管(48)内灌注混 凝土,结束; 6.4钢管桩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的测桩方法——小面积法和隔离法联合测 桩: 按上述的相应的试桩方法,内击A型测试用桩尖,至内击贯入度接近试桩确 定的贯入度后,接续步骤如下: 6.4.1继续内击A型测试用桩尖,钢管桩(42)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停止 跟进,使钢管桩(42)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的桩底与A型测试用桩尖的顶板(1) 脱离,与套筒(2)在竖向不脱开; 6.4.2至试桩确定的内击贯入度后,千斤顶(29)放入钢管桩(42)的送桩管 (43)内,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的送桩管(45)内,压在内击锤(30)上; 6.4.3连接件(37)连接到送桩管(43)或送桩管(45)上后,给千斤顶(29)加 压,通过内击锤(30)或将其接长用作压杆,压A型测试用桩尖的内尖(4)测桩端 阻力; 6.4.4压桩顶测桩侧阻力; 6.4.5不需要灌芯,结束;需要灌芯,向钢管桩(42)或预制混凝土空心桩(44) 的空心内灌注混凝土,结束。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