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大跨度大拱脚暗挖车站施工方案研究 |
关键词: | 地铁车站;暗挖施工;有限元软件;力学性质;二维数值模拟 |
摘要: | 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已建成的城市地面公共交通逐渐趋近于饱和状态,交通堵塞难题在城市中日趋凸显。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和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影响。在条件允许的国家,发展地下交通已被证明是缓解城市交通堵塞的一种有效措施。由于城市地下交通路线错综复杂、纵横交错,客流量的加大,换乘车站增多,为提高交通顺畅度,缓解交通压力,超大断面隧道也因此不断出现。自上个世纪以来,我国在四车道等特大断面隧道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果,先后建成了韩家岭、万松岭、龙头山、大阁山等四车道超大跨径隧道。而在地铁车站施工中,大跨度大拱脚暗挖车站的工程实例还比较少,大跨度大拱脚车站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结构变形与受力机理方面的研究还未成熟。 本文以重庆轨交通道环线民安大道站工程为依托,对大跨度大拱脚暗挖地铁车站施工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二维模型,模拟暗挖车站拱部施工及落底施工开挖过程,分析大跨度大拱脚车站拱部采用双侧壁导坑法、环形导坑开挖留核心土法以及CRD法开挖时围岩及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化规律与力学性质;分析大跨度大拱脚车站边墙开挖落底最后一层不同开挖高度时围岩及支护结构的位移变化规律与力学性质;分析拱部及落底施工过程中主要的技术及安全措施,取得以下成果: ①通过二维数值模拟分析,与环形导坑留核心土法和CRD开挖法相比,双侧壁导坑开挖法的位移变化最小,而CRD施工方法的位移变化最大。 ②通过二维数值模拟分析,采用5m、7m、9m三种开挖落底高度施工时,选择7m落底开挖高度较为合理。 ③利用现场监控量测的结果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结果进行对比,简要分析了两者之间产生误差的原因,同时也充分验证了有限元数值模拟分析的可靠性。 |
作者: | 陈德钢 |
专业: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导师: | 张学富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重庆交通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6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