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权项: |
1.测量厚度和折射率的双共焦方法,其特征是,采用构造相同且同轴、对
称布置的两个共焦滤波光组I和II构成双共焦光路系统;两个共焦滤波光组分别
安装在两个三维移动台(22、23)顶部的基座板(19、20)上,沿双共焦光路系
统的公共水平轴线x相对移动;
共焦滤波光组I包括沿公共轴线x从右向左依次设置的第一探测物镜(10)、
第一部分反射镜(9)、遮挡主光线的第一光栏(17)、第一共焦透镜(8)、第一
针孔滤波器(7)和第一光电探测器(6),第一部分反射镜(9)与轴线x成45°
角,第一针孔滤波器(7)的通光孔位于第一共焦透镜(8)的后焦点处;
共焦滤波光组II由沿公共轴线x从左向右依次设置的第二探测物镜(12)、
第二部分反射镜(13)、遮挡主光线的第二光栏(18)、第二共焦透镜(14)、第
二针孔滤波器(15)和第二光电探测器(16),第二部分反射镜(13)与轴线x
成45°角,第二针孔滤波器(15)的通光孔位于第二共焦透镜(14)的后焦点处;
光源系统设置在双共焦光路系统的一侧;光源系统包括光源(1)、分束镜
(2)、第一平面反射镜(3)、第二平面反射镜(4)和第三平面反射镜(5),光
源(1)、分束镜(2)和第二平面反射镜(4)固定在底板(21)上,其中分束
镜(2)与水平方向呈45°角斜置,第二平面反射镜(4)位于双共焦光路系统和
分束镜(2)之间且与分束镜(2)垂直,第一平面反射镜(3)与水平方向呈45°
角斜置固定在第一基座板(19)上,第三平面反射镜(5)与水平方向呈45°角
斜置固定在第二基座板(20)上;光源(1)产生垂直于双共焦滤波系统的轴线
x的平行光束,此平行光束以45°角入射分束镜(2),被分束镜(2)分解为反射
光R和透射光T;反射光R以45°角入射第一平面反射镜(3),被第一平面反射
镜(3)反射后以45°角入射第一部分反射镜(9),成为共焦滤波光组I的探测
光束;透射光T以45°角入射第二平面反射镜(4),被第二平面反射镜(4)反
射后以45°角入射第三平面反射镜(5),被第三平面反射镜(5)反射后以45°
角入射第二部分反射镜(13),成为共焦滤波光组II的探测光束;
测量步骤如下:
(1)、设定测量基准点:对光路系统进行初始调整,用两个三维移动台(22、
23)分别移动共焦滤波光组I和共焦滤波光组II,当第一光电探测器(6)的响
应值R1或第二光电探测器(16)的响应值R2达到最大值时,共焦滤波光组I的
前焦点O与共焦滤波光组II的前焦点O′重合,此重合点即为测量基准点;
(2)、测定几何移程:将被测物(11)垂直放置于共焦滤波光组I和共焦滤波
光组II之间,并固定在底板(21)上,用两个三维移动台(22、23)使共焦滤
波光组I和共焦滤波光组II分别沿轴线x方向移动,将共焦滤波光组I的前焦点
O由基准点移向被测物(11)的前表面q,当第一光电探测器(6)的响应R1达
到极大值时,共焦滤波光组I的前焦点O刚好处在被测物(11)的前表面q上,
用第一三维移动台(22)测出共焦滤波光组I的移动距离,得几何移程d1;将共
焦滤波光组II的前焦点O′由基准点移向被测物(11)的后表面h,当第二光电
探测器(16)的响应R2达到极大值时,共焦滤波光组II的前焦点O′刚好处在被
测物(11)的后表面h上,用第二三维移动台(23)测出共焦滤波光组II的移
动距离,得几何移程d2;测量几何移程时,规定向右移动共焦滤波光组I和共焦
滤波光组II,测得的几何移程d1和d2为正值,而向左移动共焦滤波光组I和共
焦滤波光组II,测得的几何移程d1和d2为负值;
(3)、测定光学移程:用第一三维移动台(22)使共焦滤波光组I沿系统轴线x
由被测物(11)的前表面q移动到后表面h,或者由被测物(11)的后表面h移
动到前表面q,当共焦滤波光组I的前焦点O通过被测物(11)的前表面q和后
表面h时,第一光电探测器(6)的响应R1各出现一次极大值,用第一三维移动
台(22)测出共焦滤波光组I与第一光电探测器(6)前后两次极大响应值对应
的的移动距离,得光学移程Δd;或者用第二三维移动台(23)使共焦滤波光组
II沿系统轴线x由被测物(11)的前表面q移动到后表面h,或者由被测物(11)
的后表面h移动到前表面q,当共焦滤波光组II的前焦点O′通过被测物(11)
的前表面q和后表面h时,第二光电探测器(16)的响应R2各出现一次极大值,
用第二三维移动台(23)测出共焦滤波光组II与第二光电探测器(16)前后两
次极大响应值对应的的移动距离,得到光学移程Δd;
(4)、按公式(1)计算被测物(11)的几何厚度δ,
δ=d2-d1 (1);
(5)、按公式(2)计算被测物(11)的折射率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