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集结中心作用下中欧班列网络化开行方案设计研究
论文题名: 集结中心作用下中欧班列网络化开行方案设计研究
关键词: 铁路运输;国际货运;网络化开行;组织模式
摘要: 近年来,随着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及供给侧改革的推进,出口货源结构和物流需求骤变;与此同时,中欧贸易的蓬勃发展对中国国际货运组织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更多高附加值产品需要快速、便捷、稳定的运抵中亚和欧洲各国。在激增的市场需求和良好的政策环境下,中欧班列应运而生,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班列首发,打通了中欧间铁路快运大通道,大大改善了传统远洋运输时效性和稳定性差的缺点,拉开了中国铁路走向世界物流的序幕。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经贸往来越发密切,中欧班列开行规模成倍增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但是,目前班列存在的独立组织难保常态、班期不定频次不高、各自为战争抢货源、重去空回成本居高等核心问题,严重制约着班列持续健康发展,亟需从班列组织模式上着手破解。
  本文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国家发改委相关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现场调研和理论分析,以提高中欧班列开行稳定性和时效性为优化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欧班列网络化运输组织模式及开行方案进行重点研究:
  (1)总结了国内外网络化运输组织模式的发展经验,提炼了网络化运输组织的内涵、特点和关键技术环节,并针对中欧班列网络化运输组织总结借鉴和启示。
  (2)基于现场调研和数据分析,确定中欧班列开行情况、运行路径、运行里程、途径站点、班期、开行频次、货源结构等核心要素,结合班列运行数据分析提炼目前制约中欧班列持续健康发展的6方面核心问题,为班列网络化运输组织及分层布局班列集结中心网络提供需求基础。
  (3)结合中欧班列自身特点,兼顾班列需求特征、供给条件和市场竞争三方面因素,以提高中欧班列开行稳定性和时效性为优化目标,设计中欧班列网络化开行方案测算方法,核心包括测算方法步骤、基于整数规划的开行方案推算模型和班期匹配模型;从需求的角度对班列集结中心进行功能定位,研究确定班列集结中心选址布局的考虑因素与测算方案,为班列网络化开行提供设施保障和技术支撑。
  (4)在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国家发改委相关课题调研及数据的基础上,以中欧班列西通道为例,将数据按照设计步骤带入模型分析测算得到班列网络化开行方案和集结中心分层布局方案,最后通过对新开行方案和班列开行现状的定量评估比较,验证网络化开行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作者: 王迪
专业: 控制科学与工程
导师: 刘仍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