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长持时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论文题名: 长持时地震作用下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研究
关键词: 混凝土桥墩;抗震性能;低周疲劳;地震作用
摘要: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长持时强震频发,对桥梁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地震动持时特性也逐渐为研究人员所重视。桥墩是桥梁震害中的易损构件。随地震动持时的增加,桥墩结构承受的非线性循环次数增多,疲劳损伤占总损伤比重也逐渐增大。同时,桥墩预制装配技术和高强性能材料在国内的推广应用,使得对其在长持时地震作用下的抗震性能研究成为必需。为此,本文利用试验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配置高强钢筋的现浇、预制装配桥墩低周疲劳性能对比研究,主要以下主要研究内容:
  (1)对桥墩低周疲劳性能、地震动持时对结构的影响、RC墩损伤模型相关研究进行调研,选取了针对长持时地震作用下桥墩损伤研究的合理方法,讨论了适用于长持时地震分析的结构损伤模型。
  (2)设计开展现浇、预制桥墩变幅拟静力试验及低周疲劳试验,对试验现象进行了详细描述,对比分析了现浇、预制桥墩在低周疲劳作用下的滞回特性,讨论了在低幅、中幅、高幅位移加载下试件的损伤开展状态与疲劳破坏过程。
  (3)基于Opensees平台,采用纤维单元建立数值仿真分析模型,对现浇及预制桥墩在拟静力变幅加载下的滞回性能进行模拟,提出了可用于预制桥墩接缝段受力特性的离散材料建模方法,并结合试验结果验证了建模思路的准确性。基于修正模型对试件低周疲劳试验进行了数值仿真分析。
  (4)结合Miner准则、Coffin-Manson疲劳寿命公式,对Park-Ang损伤模型进行修正,建立了长持时地震作用下的桥墩损伤模型,对首次超越破坏和低周疲劳损伤累积进行了考虑,并基于变幅拟静力桥墩试验结果验证了损伤模型的准确性。
作者: 花逸扬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刘钊;章世祥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