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研究
论文题名: 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研究
关键词: 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指标;神经网络;浅埋暗挖
摘要: 地铁车站工程是一项复杂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工程规模大、周边建筑物与管线密集、工程水文地质复杂、施工组织繁琐、风险隐蔽性强等突出特点。如何对地铁车站施工中的风险因素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是安全施工的重要研究内容。本文以青岛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延安路车站为工程实例,对浅埋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进行评价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分析了地铁车站施工的风险特点,研究了地铁车站施工风险发生机理。在对地铁车站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有6个,二级指标有24个。
  (2)构建了基于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评价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指标隶属度采用专家调查法确定。
  (3)以延安路车站为工程实例,利用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延安路车站主体施工进行了风险评价,评价等级得分为70.53,对应风险等级为Ⅱ级。
  (4)借助 MATLAB软件建立了 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并运用评价模型对延安路车站各“单元段”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结果:竖井段69.2724,对应风险等级为Ⅲ级;风道段67.7417,对应风险等级为Ⅲ级;车站主体段81.9186,为Ⅱ级风险;TBM接收导洞81.9946,为Ⅱ级风险;TBM始发导洞78.5360,为Ⅱ级风险。按照最大隶属度原则,车站整体施工风险等级为Ⅲ级。
  本文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延安路车站主体施工风险评价得出的结论一致,风险等级均为Ⅱ级,与工程实际相符合。验证了采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地铁车站施工风险进行评价是可行的;同时,采用BP神经网络进行风险评价时,可将地铁车站划分为不同的施工段,分别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更准确合理。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针对车站施工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从人员、管理、技术和环境方面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作者: 王路杰
专业: 安全科学与工程
导师: 王海亮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山东科技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