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水泥固化砂质粉土的强度试验及其机理研究
论文题名: 水泥固化砂质粉土的强度试验及其机理研究
关键词: 公路路面;砂质粉土;抗拉强度;抗压回弹;弯拉强度
摘要: 目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弃土是集中堆放处理,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砂质粉土是一种常见的弃土,数量庞大,强度低、刚度小、稳定性差,不能直接用于路堤填充等工程中,对其开展资源化利用研究,比如把砂质粉土固化后作为路基填土,不仅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
  本文采用水泥作固化剂,选用石膏、石灰、粘粒和粉煤灰这四种外掺剂,参照《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及相关试验选定水泥掺量为11%,外掺剂掺量分别2%,3%和4%,试样制备和养护按《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规定的方法进行,龄期分别为7d、14d、28d、60d、90d和180d。为了研究其路用强度性能,开展了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间接抗拉强度试验、抗压回弹试验和弯拉强度试验,以研究这几种外掺剂在不同掺量时对水泥固化砂质粉土强度的影响。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固化机理,开展了热场扫描电镜试验与X射线衍射试验。通过研究发现:
  (1)固化砂质粉土的强度和刚度均随龄期的增加而增长,前期增长较快,28d后增长速度变缓,不同外掺剂、掺量的固化土强度和刚度随龄期增长的幅度也不尽相同,60d后趋于稳定。
  (2)石灰不适合做水泥固化砂质粉土的外掺剂;4%粘粒掺量能增加固化早期的强度,适合于早期强度要求大的工程;2%石膏掺量与4%粉煤灰掺量能大大增加水泥固化砂质粉土的强度。
  (3)原状砂质粉土颗粒表面较光滑,无胶凝物质,只存在少量细小颗粒,故砂质粉土颗粒之间不能很好的连接在一起,宏观上其粘结力小,稳定性差,强度,刚度较低。掺入粉煤灰时,发生了二次水化反应,网格状的水化硅酸钙(C-S-H)出现得更多,其X射线衍射图中的峰更明显,这促进了强度的提高;掺入石膏时,石膏与铝酸三钙的水化反应生成钙矾石(AFt),其X射线衍射图出现AFt峰,针状的AFt比未掺入时更多更密集,在后期能更好的填充空隙;掺入粘粒时,其X射线衍射图各峰与不掺入粘粒时基本相同,说明粘粒主要作用不是参与化学反应,而是体现在改善级配组成来提高固化土的强度。
  本文所得结论可为砂质粉土固化后用作路基填料提供参据依据,也可为更好地资源化利用砂质粉土等弃土提供参考。
作者: 屠晨阳
专业: 土木工程;材料学
导师: 吴大志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浙江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1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