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某雷达车发电舱隔振性能分析与优化
论文题名: 某雷达车发电舱隔振性能分析与优化
关键词: 雷达车;发电舱;隔振性能;发电机组;悬置优化;能量解耦;频率响应
摘要: 在内燃机诞生的一个多世纪以来,因其较高的热效率和强劲的动力输出广泛应用与车辆、船舶、火车、发电以及各类机械设备。在输出动力的同时,内燃机又伴随着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降低了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同时影响着乘坐舒适性。某雷达车发电舱由于发电机组工作过程粗暴,振动噪声较为恶劣,在与匹配过程中,较大的振动加速度影响了电子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造成内乘员不适。为解决该问题,本文采用了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发电机组悬置优化设计和相关部件的振动加速度的仿真计算及优化。
  常用的悬置优化手段,都是通过搭建刚性基础上的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悬置进行解耦优化,而事实上悬置系统往往与处于一个复杂的多自由度系统中,其基础并不是刚体。本文则利用ADAMS软件建立了考虑发电机组基座刚度的悬置系统刚柔耦合模型,以系统解耦率和固有频率合理分配为目标函数优化悬置刚度,提高了悬置系统建模和解耦精度。为改善车辆NVH(noise vibration and harshness)性能提供了思路。主要工作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通过发电机组悬置振动实验和悬置刚度实验,获得悬置主动侧和被动侧振动加速度,以及悬置准确的三向静刚度,以标定发电机组悬置系统模型振动激励。测量发电舱舱壁和车架结构运行工况振动加速度,获取振动传递路径上的频率分布特征。搭建发电机组悬置系统的刚柔耦合模型,以系统能量解耦率和固有频率合理分配为目标函数,优化悬置刚度。建立发电舱和车架有限元模型。计算发电舱和车架的约束模态,及车架的自由模态,校验是否出现模态共振,以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振型。以优化后的悬置系统主动侧振动加速度为激励,对发电舱和车架进行频响分析,获得发电舱舱壁振动状况。将仿真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证实了对对悬置系统的优化,取得了良好的隔振效果,提高了发电舱的隔振性能。
  经过隔振优化,发电舱舱室振动加速度平均下降42.03%。本文通过使用悬置优化和有限元计算分析的方法,降低了目标响应点的振动加速度,具有较高的工程价值。本文采用的优化方法和研究手段为改善集装箱式车辆隔振性能提供了思路。
作者: 于淼
专业: 动力机械及工程
导师: 袁守利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16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