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驾驶人警觉性时变规律与信息激励效应研究
论文题名: 驾驶人警觉性时变规律与信息激励效应研究
关键词: 驾驶人;警觉性;时变规律;信息激励;疲劳状态
摘要: 驾驶人警觉性降低是引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之一。研究驾驶警觉性的时变规律与干预方法有助于进一步揭示驾驶安全机理,因此,论文着眼于提高驾驶人警觉性进行探索研究。
  运用驾驶模拟实验对驾驶人警觉性时变规律进行研究,实验中主车跟随前车,前车速度降低时间有长有短,当被试判断前车速度降低较长时予以报告。设计三组不同激励水平,包括:无激励、音乐激励、信息激励。构建了驾驶模拟环境,记录驾驶人判断结果,利用MP150生理记录仪对驾驶人生理心理信号进行实时检测与记录,实验前后填写疲劳主观测量量表,以表征驾驶人的疲劳状态。主要从对信号的击中与漏报、驾驶人的心率和脑电的α波、β波、θ波、(α+θ)?β这几个指标来分析驾驶人的警觉性时变规律,并对比不同的激励条件下驾驶人警觉性的差异,使用疲劳量表来测量驾驶人驾驶前后的感知疲劳程度。
  实验结果表明:在无任何激励条件下,信号击中率从开始的84.7%下降到65.2%,驾驶人心率在80-100min时开始出现显著下降,脑电指标α波和θ波功率值增大、β波功率值下降、(θ+α)?β值呈上升趋势;在音乐激励下,信号击中率一直保持在75%左右,心率在最后20min出现显著下降,脑电指标α波、β波和θ波功率值以及(θ+α)?β值的变化均较为平稳;在信息提示条件下,信号击中率最大,但信号击中率处于先增加后下降的波动状态,最高达到88.9%,在实验结束时达到最低80.6%,心率在60-80min时出现显著差异,但在信息激励出现的80-100min无显著差异,激励过后,心率又呈现出显著差异,脑电指标α波、β波和θ波功率值变化较无激励组小,(θ+α)?β呈波动状态,在信息激励出现的时间段,下降较为明显。
  以上结果说明驾驶人警觉性随着时间的延续而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音乐能够使驾驶人总体警觉性水平略有提高并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而信息提示有助于驾驶人觉察出运行风险信号,有利于提高行车安全。
作者: 路巧珍
专业: 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导师: 朱彤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长安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