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全地形双节履带车悬挂系统技术研究
论文题名: 全地形双节履带车悬挂系统技术研究
关键词: 履带车;悬挂系统;铰接转向技术;平衡肘
摘要: 2008年南方雪灾和汶川发生大地震后,中国现有工程设备难以快速或无法直接进入灾区实施救援,延误了一些宝贵的救援时间。我国急需一种在发生自然灾害时能够快速水陆突防进入灾区实施救援的装备。因此研制全地形双节履带车(以下简称“全地形车”)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全地形车采用独特的铰接转向技术,两节车身通过铰接机构联接,该核心技术的应用,实现车身的俯仰、蛇形扭动,且双节车身四条履带可实现全时刚性闭锁驱动,近1m宽的轻质橡胶履带,接地比压小于0.03MPa,该车无需准备即可水中浮渡,可在±40℃的环境温度条件下正常工作,综合性能优越,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通过性能,可在风、沙、雨、雪等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跨越1m高障碍、跨越2.5m宽壕沟,自由穿行于浅滩、雪地、沼泽、河流、沙漠、山地等各种复杂地形,完成抢险救援、物资运输、特种工程作业等任务。
  全地形车综合性能优越,突出表现在行动系统的可靠性强,该系统承受着整车的重量,行驶作业时缓和地面对车体的冲击,受力最大最复杂,研制阶段故障率较高,对全地形车行动系统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经济价值。本文主要研究全地形双节履带车悬挂系统技术研究。
  论文介绍了双节履带车悬挂系统研究课题来源与背景,并对悬挂系统进行了研究与总结,阐明了双节履带车悬挂系统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重点就悬挂系统关键部件平衡肘做了深入分析研究;用Proe绘制了双节履带车悬挂系统平衡肘三维模型并对其结构组成进行了研究,通过Ansys建立双节履带车悬挂系统核心部件平衡肘和轮毂的垂直、侧向最大载荷工况数学模型,对其与轮辋连接面解析分析,推导出了计算双节履带车应力、位移等受力仿真数据,结合车辆作业实际工况与设计理论数值进行反复迭代,强化车辆可靠性。
作者: 常亮
专业: 机械工程
导师: 杨在林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哈尔滨工程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