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益娄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改良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
论文题名: 益娄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改良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 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石灰改良;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 膨胀土是一种特殊性黏土,具有多裂隙、易风化、显著胀缩、反复破坏等特性,对环境的湿热变化敏感,处理不当易引发工程病害。因此,膨胀土地区修建公路,常常需要对膨胀土进行处治,以解决膨胀土的工程问题,保证公路长期稳定、健康运行。
  益娄高速公路沿线存在大量膨胀土,不能直接用于路基填筑,须改良后使用。因此,采用何种改良方法成为研究重点。改良后的膨胀土用于路基填筑,而改良土的填筑质量直接影响路基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及耐久性,如何保证改良土的填筑质量成为研究的又一重点。本文基于益娄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处治研究项目,就膨胀土的工程特性、改良方法、填筑质量及施工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关于益娄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处治的研究,本文首先对该地区膨胀土进行取土调查及判别、分类,并研究其物理力学特性的变化规律,然后探讨了膨胀土的处治方法,确定了生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包边方案,最后选择试验路段进行实施验证,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方案及施工质量控制。研究成果表明,采用生石灰改良膨胀土的包边法,在进行施工质量控制下可达到良好的处治效果。
  本文核心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
  1.判别与分类,首先进行取土调查,然后选择自由膨胀率、标准吸湿含水率、塑性指数3项指标作为膨胀土判别、分类的依据。
  2.改良方法,通过改良效果、经济实用性、生态环保性等因素对比性分析,决定采用国内外普遍倡导且技术成熟的石灰改良法。
  3.处治方法,通过对比工程已有成功处治方法,决定采用施工简单、安全性较好、环保效益较好和对气候环境具有良好针对性的包边方法。
  4.包边厚度,本文根据大气影响深度计算和干湿循环作用下裂隙深度试验,确定益娄高速公路路基膨胀土包边厚度应为3.5m。
  5.最佳掺灰量,首先通过室内试验从膨胀性指标、液塑性指标、强度指标初步判定为5%~7%,然后根据室外试验通过CBR指标、压实度指标、胀缩总率指标最终确定为6%。
  6.最佳含水率,首先通过室内的干法、湿法击实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初步确定为18%~21%,然后通过现场改良土的压实度试验、CBR试验、胀缩总率试验最终确定为19%左右。
  7.包边方案,首先确定路基包边的处治深度,包边层厚度为4.0m,顶封层、底封层厚度分别取40cm;然后根据路基的填筑部位及填筑高度不同,具体设计包边处治方案。
  8.施工质量控制,首先确定具体的施工方案,然后基于试验段针对性提出具体的施工工艺,并论证了改良土的含水率、掺灰量、压实度等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最后提出具体的施工质量控制及检测标准。
作者: 苏伟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文畅平;戴明晗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学位年度: 2018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