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发动机激励下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研究
论文题名: 发动机激励下传动系统扭转振动研究
关键词: 发动机激励;双质量飞轮;传动系统;扭振特性;刚柔耦合
摘要: 汽车传动系统的扭转振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国内外汽车厂家和研究机构的关注,其中发动机工作时产生的扭矩波动是激起传动系统扭振的主要因素。而双质量飞轮(DualMass Flywheel,简称DMF)扭振减振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传动系统的扭振问题,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国内也投入很多精力于此领域的研究,因此,深入研究基于发动机激励下装配有双质量飞轮的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以某前置前驱小型SUV车型为研究对象,研究其传动系统的扭振特性。首先,对发动机、DMF及刚性离合器、变速箱、半轴等进行简化,建立了整车动力传动系统三维结构模型;其次,根据传动系统当量转换原则,建立安装有双质量飞轮的传动系统扭转振动动力学模型,利用模态分析方法分析了该传动系统的固有特性;最后,基于多体动力学分析方法,通过ADAMS和ABAQUS软件联合仿真,建立了汽车传动系统刚-柔耦合多体动力学仿真模型,输入发动机2阶主谐量扭矩函数,对双质量飞轮在不同工况下的减振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与分析。
  进行整车路试试验,探究引起传动系统扭振的主要激振源以及双质量飞轮的实际减振效果。对发动机飞轮端及变速箱输入轴端的信号从时域、频域及阶次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获取了发动机激励信号,得出引起传动系统扭振的主要因素是发动机2阶主谐量。
  进行仿真与试验对比分析,扭振试验得到的发动机2阶主谐量对应的频率与仿真输入的发动机2阶主谐量频率相差很小,证明了试验处理方法的正确性;扭振试验得到的发动机2阶主谐量对应的频率远高于传动系统低阶固有频率,系统几乎不会产生共振;通过扭振试验不同测点的角加速度对比曲线得到双质量飞轮的实际减振效果,并且试验处理分析与仿真分析得到的双质量飞轮的减振幅度基本一致,验证了刚-柔耦合仿真模型的正确性,说明该建模方法可用于双质量飞轮前期性能分析,以降低整车开发成本及缩短开发周期。
作者: 杨鑫
专业: 车辆工程
导师: 张铁山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17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