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 |
关键词: | 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质量;冻土区 |
摘要: | 开展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技术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以青海G214线共和至玉树(结古)公路一期工程查拉坪大桥桩基工程为依托,采用现场监测、室内试验、相似模型试验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工作。主要结论如下: (1)通过对查拉坪大桥现场桥桩桩基温度场的分析,桩侧温度的变化规律分为小幅降温、快速升温、迅速降温和缓慢降温等四个阶段。根据桩侧温度的变化规律,桥梁墩台等上部结构施工应在在桩基浇筑完成后约45d进行。桩基施工和混凝土水化热对桩侧冻土的影响范围主要在桩基外侧1.7~4.Om。 (2)随着混凝土桩基直径的增大,混凝土入模温度对桩周土体峰值温度的影响逐渐减小。环境温度越高,对混凝土凝结时间影响越大。环境温度越低,混凝土初凝时间、终凝时间越长,强度形成周期也越长。随着减水剂掺量增加,混凝土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都延长;矿物掺合料会延长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 (3)研究认为,多年冻土区桥梁,桩基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为C30,最大水胶比不超过0.45,胶凝材料用量不低于380kg/m3;粉煤灰掺量不大于10%,硅灰掺量不大于5%;聚羧酸高效减水率不低于20%是比较合适的。高原冻土区低温条件下桩基混凝土优先考虑亚硝酸钙或以亚硝酸钙为主要成分的早强剂。 |
作者: | 朱佩章 |
专业: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导师: | 任建喜;汪双杰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西安科技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8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