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一种利用群落地上生物量指标监测土壤石油污染的方法 |
摘要: |
一种利用群落地上生物量指标监测土壤石油污染的方法属于环境污染监测领域,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1)建立土壤总石油烃含量植物/植被特征参数预测模型,包括以下步骤:选择采样点;测定采样点植物/植被特征参数;土壤取样和总石油烃含量测定;确定土壤总石油烃含量最佳预测模型;2)利用最佳预测模型TPH=806.514-134.763ln(TBio)计算监测点土壤总石油烃含量,其中TPH为土壤总石油烃含量,TBio为面积是1m×1m样方内群落总地上生物量。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相对于传统的土壤和植物化学分析方法,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可节约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时间,并可实现石油污染的大面积快速监测。 |
专利类型: |
发明专利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北京;11 |
申请人: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
发明人: |
朱林海;丁金枝;王健健;刘南希;来利明;赵学春;王永吉;郑元润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0-10-14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010506511.2 |
公开号: |
CN101968439A |
代理机构: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杨忠孝 |
分类号: |
G01N21/35(2006.01)I |
申请人地址: |
100093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南辛村20号 |
主权项: |
一种利用群落地上生物量指标监测土壤石油污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建立土壤总石油烃含量植物/植被特征参数预测模型,包括以下步骤:(a)选择采样点:在油井周围的植被上选择若干个采样点,每个采样点设置3个面积为1m×1m的样方,各样点距油井的距离在30?130m之间,采样点未遭受人为干扰,植被未遭践踏,且采样点不存在非石油污染胁迫;(b)测定采样点植物/植被特征参数:在每个采样点3个1m×1m样方内分别测定计算各植物/植被特征参数;所选参数包括单株芦苇叶片数、芦苇叶片宽度、芦苇叶片长度、芦苇密度、表观叶面积指数、芦苇高度、芦苇盖度、群落总盖度、1m×1m样方内芦苇地上生物量以及1m×1m样方内群落总地上生物量;计算每个采样点3个样方各植物/植被特征参数的平均值,做为每个采样点各植物/植被特征参数值;(c)土壤取样和总石油烃含量测定:在每个采样点3个样方内各取深度为0?30cm的土壤,土壤取样量重450?550g,然后采用红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每个样方土壤总石油烃含量,计算采样点的3个样方土壤总石油烃含量的平均值,得到采样点土壤总石油烃含量,土壤总石油烃含量的单位为mg/kg;(d)确定土壤总石油烃含量最佳预测模型:分别采用线性、对数、倒数、二次、三次、幂、S型曲线、指数函数模型对每个采样点植物/植被特征参数值与土壤总石油烃含量的关系进行拟合;确定最佳预测模型为TPH=806.514?134.763ln(TBio),其中TPH为土壤总石油烃含量,土壤总石油烃含量的单位为mg/kg;TBio为面积是1m×1m样方内群落总地上生物量,群落总地上生物量的单位为g/m2;2)利用最佳预测模型计算监测点土壤总石油烃含量:获取土壤总石油烃含量预测模型之后,只需在野外监测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面积为1m×1m的样方,然后获取样方内群落总地上生物量,并通过预测模型TPH=806.514?134.763ln(TBio),计算出监测点土壤总石油烃含量。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