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北极航行的环境因素及冰区航行安全措施研究 |
关键词: | 北极航行;环境因素;航行安全;商业航道 |
摘要: | 近年来,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北冰洋海区的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明显。20世纪后半期和21世纪初,观测到北极海冰的范围和厚度正在减少。而全球气候模式模拟结果表明,海冰将继续退缩,但冬季海冰仍将存在。最早在2015年,北冰洋也许将发生夏季短暂无冰状况,这也意味着多年冰的消失。除了冬季,预期出现更大的海上通道和较长的通航季节似乎是非常合理的。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的相继开通,使得北冰洋商业航道的开通成为了现实。 作为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纽带,北冰洋商业航道的开通和完善必然有效的联通欧、亚及北美三大经济区。与昔日航运习惯航路相比,北冰洋航道的利用能大幅度缩减航程,降低航运的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除此之外,北极地区蕴藏着的丰富的自然和矿产资源,在全球资源紧张的今天也必将大大刺激它的开发进程。巨大的科学考察价值和旅游价值也有利于推动北冰洋航行的进一步开拓。同时,北冰洋航道的开发对我国航运体系完善和资源利用也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本文查阅和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组织和学者的研究资料,根据现有资料及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和总结了北极航道的历史、地理背景及主要特征,概述了北极地区气象因素的气候统计特征及未来发展演变趋势。重点分析了北极海冰对船舶航行安全的影响,列举北极航行成功事例和船舶海难事故教训,结合北极航行者的经验,提出了北极冰区航行的建议。 研究表明,影响北极地区的主要天气系统有极锋、北极锋、北极气旋、北极反气旋(高压)、极地漩涡和极地低压。这些系统大多活动在冬半年,夏季只有北极气旋活动较多但其性质与冬季不同,强度比冬季要弱许多。北极地区具有气温低、大风概率小、浓雾大、能见度差、风浪小等气象特点;同时具有冰量多、冰区范围广、大冰块多并存在冰脊、冰丘及冰间水道等冰况环境特点。航行于北极航道冰区的船舶,要具备充足的航行安全保障措施,充分掌握外界的气象水文概况特别是海冰的信息、船舶和船员的准备情况,做好应对冰困、走锚等一切危险情况的预警机制,全力保证冰区航行的顺利和安全。 |
作者: | 吕宝刚 |
专业: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导师: | 张永宁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大连海事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2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