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以活力提升为导向的安置区慢行系统规划策略研究--以济南市先行区大桥安置一区为例
论文题名: 以活力提升为导向的安置区慢行系统规划策略研究--以济南市先行区大桥安置一区为例
关键词: 安置区;慢行系统规划策略;活力提升
摘要: 在我国城市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农村被集中拆迁,这就导致大量安置区的不断出现。新型规划理念下高密度的城市路网,将安置区割裂成若干个小组团,如何通过慢行系统规划缝合原有的邻里关系、场所空间,提升社区活力,是目前安置区规划建设中值得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借鉴国内外居住区活力及慢行系统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社区活力要素分为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属性特征以及活力主要存在于外部公共空间的区位特征,总结安置区活力源泉以及与村居场所精神的关系;研究了慢行系统在提升社区活力方面的积极作用,总结通过慢行系统的总体布局策略、慢行系统与建筑、景观环境的协同设计以提升社区活力的成功经验。
  以安置区活力为特殊的切入点,探讨了慢行系统与场所精神、安置区活力的内在联系,针对国内安置区,研究场所精神传承措施,慢行交通的安全便捷性保障措施,慢行空间在建筑方面的人性化及地域特色设计方法,慢行空间在景观设施方面的设计内容,提出能够增强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提升安置区社交活力、空间活力、经济活力和文化活力四个方面的慢行系统规划设计策略。
  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大桥安置一区慢行系统规划实践中,通过分析该安置区场所精神要素及自然历史文化基因,将其融入到慢行系统的建筑空间、建筑风貌、景观设施以及道路交通设计中,提出承载历史记忆、具有乡土文化特色的慢行系统规划,方便居民生活,增进文化特色,激发新型社区经济的产生,从而能够提升安置区活力的相关策略,验证上述规划策略的可行性。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项目实践,验证了在安置区内,通过慢行系统规划设计能够有效地提升社区活力的若干策略,为国内安置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有效地理论与实践借鉴。
作者: 吴玉飞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张军杰;陈沛录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年度: 2021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