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大型综合体配建停车设施空间供给特性与评价优化
论文题名: 大型综合体配建停车设施空间供给特性与评价优化
关键词: 大型综合体;停车设施;空间布局;供给特性;评价体系
摘要: 随着城市用地资源的日益紧张和用地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将多种用地需求有机组合的大型综合体已经成为普遍的开发模式。大型综合体吸引的复合出行需求带来了大量的停车需求,由此配建的大型停车设施也成为城市停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体配建停车设施表现出诸多与传统停车设施不同的特征,也产生新的停车问题。不同片区泊位的利用效率有明显差异,部分片区过度饱和而部分片区空置严重,导致停车资源整体利用效率不高。复杂的地下空间结构给使用者寻找泊位、寻找出入口、离开时寻找停放的车辆都带来了很多困难,影响了停车便利性。因此,对综合体配建停车设施供给特性进行分析并对空间布局作出评价,有助于把握此类停车场宏观和微观特征,量化分析空间布局的效能,以此促进停车资源精细化开发和管理。
  首先,论文基于实地调查总结了综合体配建停车设施的典型供给设施构成,对各类供给设施的分类、特点和适用条件作出归纳。进一步探究综合体空间形态的典型类型及其对停车空间和设施布局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归纳了供给设施的典型组合布局形式,分析组合布局的设置条件和性能特点。
  接着,基于ArcGIS平台构建了实现综合体配建停车设施供给数据数字化的数据框架、数据标准和拓扑结构,建立了此类停车设施供给数据采集、存储、管理、运用的全流程方法,在该数据标准基础上建立了三维可视化模型创建方法,通过基于ArcGIS的二次开发设计了专有的可视化分析工具。
  然后,本文在交通网络可达性理论的基础上,以时间为各类设施性能的统一度量单位建立了泊位的泊位级空间布局评价指标,以机动车期望行程时间反映泊位可达性,以步行期望行程时间反映泊位便利性,细化了停车过程中各时间组成部分的计算方式,定义了多条路径对指标贡献权重的计算方法。通过高斯混合聚类方法对泊位进行聚类分析,将泊位分为高可达低便利型、低可达高便利型、全路线均衡型和单源便利最高型。在复杂网络理论基础上建立了通道和交叉口荷载评价指标,用于甄别确定布局下拥堵和瓶颈的易发区域。通过所有泊位到机动车出入口和人行出入口的相关特征量计算建立了出入口评价指标,指标的差异性反映出设施空间分配上的均匀程度。
  最后,以苏州新区港龙城市商业广场为研究案例,运用本文提出的空间布局评价指标评价现状各类设施布局效能,从指标结果诊断现状布局存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方案,通过指标变动分析各方案优劣,为方案比选提供量化数据支撑。
作者: 周子豪
专业: 交通运输工程
导师: 陈峻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21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