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选择研究
论文题名: 城市地下轨道交通项目融资模式选择研究
关键词: 轨道交通;模式选择;融资策略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城市的发展规模和人口流入量不断加快,相应的小汽车保有量也随之上升,城市交通拥堵的矛盾也更加突出。轨道交通由于其特殊的地下运行方式,不仅大大缓解了城市地面交通压力,而且对于促进生态保护有着突出的贡献。当前,我国的轨道交通业也迎来了高速发展时期,很多一线城市都已经开通了地铁,并且,地铁网络的覆盖面积越来越广泛,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出行。城市轨道交通目前是国际公认的低能耗大运量的绿色交通,以其速度快效率高污染小等特点,成为当今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在全球经济向低碳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全国都将发展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人文的城轨交通系统作为未来公共交通发展的主方向,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黄金期。然而,由于在国家基础建设快速发展过程中,为政府带来了大量的负债,现在各地政府都有降低负债率的要求,以传统的政府纯投资的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后续的需要,后续需要探索更加多元的融资模式。
  研究过程中,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等进行介绍,明确本文的研究框架。对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概况进行了介绍,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的基本概念、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融资现状等内容。其次对我国新型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进行了介绍,包括ABS融资模式、BOT-ABS融资模式、TOT-ABS融资模式、PPP-ABS融资模式等。再次选择评价指标,构建了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选择模型,最后以某市轨道交通典型线路融资为案例,对城市轨道交通融资模式的具体选择进行了模糊综合评价,选出对应的融资模式,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得到的主要研究结论有:权重最高的是PPP-ABS融资模式,达到了5.2054;其次是TOT-ABS融资模式,其权重值为4.1023;最后是BOT-ABS融资模式,其权重值只有3.0092,不难发现,对于某市18号线来说,PPP-ABS融资模式是最为理想的一种选择。5某市轨道交通18号线PPP融资模式建议包括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机制、建立风险承担机制、运行适当的补贴机制、建立土地储备机制。我国正处在大力推进智慧城轨建设的工作,希望本文通过结合各种融资模式建立的综合效率评价体系对后续科学做好规划工作,促进城市快轨和现代有轨电车发展提供相关的帮助。
作者: 李西盈
专业: 工程管理
导师: 徐友全;高福军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年度: 2022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