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扭力梁式后悬架总成疲劳损伤研究
论文题名: 扭力梁式后悬架总成疲劳损伤研究
关键词: 扭力梁后悬架;模态位移;疲劳寿命;汽车性能
摘要: 汽车零部件的疲劳寿命作为评价汽车性能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越来越被汽车生产厂商所重视。以往汽车零部件疲劳寿命主要是通过整车道路试验来测定,这需要耗费大量的整车开发成本和时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有限元疲劳寿命分析技术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利用基于有限元理论的疲劳寿命分析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缩短汽车开发的时间、节约整车疲劳试验的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虚拟疲劳寿命分析技术实现汽车的并向开发,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开发速度。
   悬架是汽车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性能对整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扭力梁悬架作为一种半独立悬架,它的结构简单、价格便宜而且维修方便,这些特点使得其在汽车的后悬架上被广泛采用,尤其是在紧凑型家用轿车中,可以节约制造成本。悬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受到来自路面激励的作用,会发生疲劳损伤,疲劳寿命较短,这不但会对整车的性能产生影响,从而影响用户使用感受,而且如果悬架寿命较低的话会影响品牌形象。所以采用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改进悬架的疲劳寿命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基于有限元理论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为其提供了快捷简便的方法。
   本文以某上市车型的后悬架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后悬架的有限元模型,并对其进行弯曲工况和扭转工况下的校核;然后使用NASTRAN对其进行自由模态的模态分析,获取后悬架各阶模态频率值以及后悬架柔性体文件,再将生成的后悬架柔性体文件导入到ADAMS中,根据事先在CATIA中获取的前后悬架各点坐标建立整车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使用采集到的试验场强化路面谱对其进行仿真,得到后悬架各节点应力历程以及各阶模态位移历程,结合模态应力恢复理论对后悬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分析最易发生疲劳损伤位置以及疲劳寿命分布情况,并将分析结果与试验场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发现该方法能够有效且准确地分析悬架的疲劳寿命。最后根据疲劳寿命结果提出一些对悬架结构改进以延长悬架疲劳寿命的办法,并通过对其疲劳寿命的再分析进行验证。
  
作者: 万茂林
专业: 车辆工程
导师: 黄妙华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学位年度: 2013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