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BIM的高速公路视距安全性分析 |
关键词: | 高速公路;线形设计;视距安全性;建筑信息模型 |
摘要: | 我国交通安全问题日益严重,视距是影响交通安全的重要因素,确保公路具有足够的视距安全水平,可以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但目前我国对有效视距确定方法、视距安全性分析方法和分析内容等研究还不够成熟,难以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议,以提高公路的视距安全水平。为提高公路的安全性能,减少交通事故发生,并立足改善现有研究方法所存在的缺陷,本文针对高速公路视距安全性进行研究。研究基于BIM技术和可靠度理论,探究新型有效视距确定方法,并从设计的角度对高速公路进行视距安全性分析。 本文首先利用BIM技术探索三维有效视距确定方法,并结合可靠度理论进行视距安全性分析,以实际工程为依托,对比传统方法和3dBIM法所得有效视距及失效概率的差异,并总结产生差异的原因,探究3dBIM方法的工程应用价值。研究结果表明,BIM的可视化、模拟性等特点,适用于3d有效视距的确定,且所得有效视距更接近真实情况。采用传统有效视距确定方法进行视距安全性分析时,不仅会低估视距失效路段的数量,也会低估视距失效的程度,使得公路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 其次,结合实际情况并参考相关规范设计了大量工况,利用BIM技术还原各工况模型并进行有效视距的分析,找出实际工程中存在视距安全隐患的典型路段类型。结果表明,凸型平直路段、凸型纵坡路段、凸型弯坡组合路段的上行车道、右偏弯坡组合路段或右偏平曲线路段的外侧车道、左偏弯坡组合路段或左偏平曲线路段的内侧车道、右偏凹型弯坡组合路段的外侧车道存在较大的视距安全隐患。 最后,对视距高危路段进行有效视距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分析,找出影响有效视距的主要因素,总结有效视距随设计参数变化的一般规律。基于可靠性设计标准,提出高速公路设计建议,以确保公路具有足够的视距安全水平。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路段影响有效视距的主要因素不同,但可通过提高有效视距或降低停车视距的方式保证视距安全性。对视距高危路段提出了线形设计、线形组合方式或限速方式等设计建议,提出的部分设计参数建议值与规范值存在差异,在设计时应重点考虑。 |
作者: | 孙祺 |
专业: | 建筑与土木工程 |
导师: | 赵延庆;段丹军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大连理工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