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主干路路段行人不良过街行为特性及技术矫正方法研究
论文题名: 主干路路段行人不良过街行为特性及技术矫正方法研究
关键词: 城市主干路;行人不良过街行为;技术矫正;评价指标
摘要: 城市主干路作为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车道数量多、路幅宽、流大多、速度快,导致行人在穿越城市主干路路段时需要的时间更长也更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同时城市主干路承担着集散交通与联通城市组团的重要作用,行人随意穿行主干路容易对城市交通的顺畅运行造成严重影响,所以在不影响主干路车流整体运行效率的前提下研究行人安全过街变得愈发重要。因此,基于已有过街事故数据选取调查地点采集数据,分析行人不良过街的行为特征和过街心理特性,识别行人不良过街行为关键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技术矫正方法对保障过街行人安全和主干路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统计分析行人过街事故发生时间及地点,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主干路路段,在不同时间段内进行现场调查,利用视频拍摄的方式获取主干路路段过街行人的个体信息、行为信息等数据,利用调查问卷对行人过街心理因素进行补充调查。利用整理后的现场调查数据对主干路路段行人过街前和过街中的不良行为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与扩展结构方程模型,将影响不良过街行为的心理因素与设施影响因素相结合,并分为4个潜变量,分析各个潜变量与测量变量对行人不良过街行为的效用,得出影响行人不良过街行为的关键心理因素为行人认为不良过街行为较快捷、方便。行人过街设施对不良过街行为有负效用,说明其存在矫正作用。
  为进一步探究行人过街的关键影响因素,利用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和多重共线性检验初步筛选出视频数据中事故高发路段和非事故高发路段的不良过街行为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构建基于主要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模型中不同区域因素对行人过街决策倾向的影响,根据两个区域的分析结果共得出11个不良过街行为的关键影响因素,将其划分出7个可控性成因。
  依据行人不良过街行为类别与成因,提出行人不良过街行为技术矫正方法内涵及分类。从行人意愿、自身安全与交通影响的角度将技术矫正方法分为有意识性不良过街行为矫正方法、无意识性不良过街行为矫正方法、自身安全隐患行为矫正方法与交通延误诱发行为矫正方法4类。分别从纠正行人错误意识、强化行人感官、培养正确过街习惯、降低行人不良过街行为危险性、减少交通延误等方面提出包括行人隔离设施与引导标志协同设置、感官强化设施、行人过街安全车、人行横道黄灯与过街待行区协同设置在内的共10项具体技术矫正措施。
  为验证技术矫正方法的有效性,依据行人与交通系统的交互关系选取评价指标,利用德尔菲与因子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CRITIC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技术矫正评价模型,并将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应用于矫正效果评价。评价结果显示,矫正后行人不良过街行为较矫正前有所减少,组合矫正方法的矫正效果优于单一矫正方法,且“人行横道+隔离带+过街信号”的矫正效果最好。此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技术矫正方法具有一定矫正效果,可以给交通管理者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作者: 马丹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裴玉龙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北林业大学
学位年度: 2022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