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广州地铁站台空间声环境评价研究
论文题名: 广州地铁站台空间声环境评价研究
关键词: 地铁站台;声环境评价;视听交互;优化策略
摘要: 由于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地面公共交通的运输压力愈发突出,地铁成为城市交通体系发展的重点。地铁的空间环境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人们带来出行便利的同时,其声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这一点在地铁线路迅速增加的广州市尤为突出,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目前国内外对地铁声环境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集中于地铁振动和列车运行带来的噪声影响,对于地铁站声环境评价的主观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较少,缺乏地铁站台空间声环境与视觉环境交互作用的研究。
  本文以广州地铁站台空间声环境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整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视听交互实验等方法,对广州地铁站台空间内使用者的声环境感知和评价进行研究,旨在揭示地铁站台空间声环境评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应的地铁站台空间的声环境优化策略。
  首先,通过文献梳理和现场调研了解广州地铁站台空间的基本情况,包括典型的站台空间形式、声音类型、视觉环境现状等,并采用高保真录音设备进行现场声音录制以及单反照相机拍摄视觉素材。其次,通过主观问卷调查了解不同类型人群对广州地铁典型的地下岛式和地下侧式站台空间声环境感知情况,分析声环境评价的主观影响因素。问卷中对声环境评价的指标采用舒适度和安静度两项,并对整体环境满意度进行评价;对声音评价的指标采用烦恼度和主观响度两项,并对声音被听到频率高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与声环境评价和声音评价显著相关的主观因素包括年龄、职业、学历、乘坐地铁的目的等。再次,运用视听交互实验的研究方法,分析被试者对特定的视听场景中声环境的感知和评价特征,探讨地下岛式和地下侧式站台空间的客观因素(声音类型、视觉要素)对声环境评价的影响。结果表明,纯音频或视听组合刺激时,声音类型对声环境评价都有显著影响;当同样听觉素材刺激时,不同的视觉场景刺激对被试者的声环境感知评价会有显著影响,其中照明和色彩是视觉环境中最为重要的两个影响因素。最后,基于调查和实验研究结果,从总体调控与设计声源、优化视觉环境设计两个方面提出地铁站台空间声环境优化策略,并展望后续工作的研究方向。
  本研究思考声环境—使用者—站台空间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不同人群的社会学特征对声环境评价的影响,并采用视听交互实验分析视听要素对地铁空间视听环境评价的影响,得出了真实可信的结果。理论上为国内地铁站台空间声环境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实践中有助于设计单位和管理部门提高地铁站台空间的声环境质量。
作者: 刘雪柳
专业: 建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导师: 张东旭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广州大学
学位年度: 2023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