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常规公交运营优化方法研究 |
关键词: | 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常规公交;乘客感知;运营优化;遗传算法 |
摘要: |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小汽车数量的增多,交通资源紧张、道路交通拥堵等现象日益严峻。尽管城市“公共交通优先”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适当地缓解了交通拥堵,但是仍然存在不同的公共交通方式各自为政、各种方式间换乘接驳不协调等情况。本文在已建成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线网布局的基础上,从运营优化的角度出发,引入乘客感知的概念,充分考虑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组织协调条件,优化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处常规公交的时刻表、站台环境、换乘指示标志,进一步促进轨道交通与常规公交的换乘衔接,加大公共交通的吸引力,提高乘客的出行感知满意度。 首先,分析了轨道交通站点常规公交特性,明确运营优化相关概念。总结城市轨道交通站点常见接驳方式及各方式的特性、梳理轨道交通站点常见分类方法,明确研究对象是周边土地利用类型以居住和商业为主的轨道交通首末站点或者换乘站点处的常规公交,分析轨道交通站点常规公交的换乘接驳特性和客流特性,确定运营优化内涵和内容,制定运营优化思路。 其次,研究了轨道交通换乘常规公交乘客的换乘过程。将换乘乘客的换乘过程分为换乘步行过程和站台等待过程,探究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换乘步行时间拟合方法,给出非换乘乘客和换乘乘客的站台等待时间计算方法。从客观和感知两个层面分析其换乘组织协调条件,在客观层面指出时间协调和空间协调的运营优化内容,在感知层面提出感知站台等待时间成本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接着,从客观和感知两个层面建立了两种运营优化模型,设计基于贪心算法思想的遗传算法求解模型。提出模型假设,建立以乘客总站台等待时间最小为目标函数的不考虑乘客感知的运营优化模型(模型一)和以乘客总感知站台等待时间成本最小为目标函数的考虑乘客感知的运营优化模型(模型二),探究模型约束,求解常规公交的最优运行时刻表,并结合贪心算法的局部最优解思想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模型。 最后,利用南京油坊桥地铁站周边的D6路常规公交的案例验证运营优化模型,运用了运营优化方法。调查案例运营优化现状,指明运营优化三个方面的现存问题,采集案例运营优化模型数据,运用MATLAB软件编程,采用基于贪心算法思想的遗传算法求解两种运营优化模型,证明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并发现模型二的优化效果优于模型一,结合现状调查结果和模型求解结果提供具体的运营优化建议。 |
作者: | 刘英媛 |
专业: | 交通运输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导师: | 邓卫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东南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