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地铁四小件与建筑及环境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
论文题名: 地铁四小件与建筑及环境空间的整合设计研究
关键词: 地铁站域;配套设施;建筑形态;环境空间;整合设计
摘要: 地铁四小件是地铁地下站地上附属建筑及设施的统称,包括出入口、无障碍电梯、风亭、以及冷却塔。地铁四小件作为连接地上地下的唯一通道,是满足乘客出行换乘需求、保障地铁运营舒适性和安全性的必要设施,同时作为地铁地下站的主要地面标志物,四小件也承担着展示地铁和城市形象的功能,影响着人们对于地铁的第一印象。一般来说,一个站点至少存在一组四小件设施,随着地铁作为公共交通主要形式广泛布局发展,大量四小件设施占据了城市的核心站域空间,对城市的整体环境风貌有着直接影响。但从当前国内四小件设计现状来看,大量独立外露的四小件占据着城市公共中心,对于地铁站域地上空间的功能布局和景观风貌造成了消极影响,亟需进行调整与改变,在这一现状下,如何优化四小件设计,使其与周边建筑及环境空间有序、协调整合成为本文的主要议题。
  目前对于地铁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地下空间及地铁站域整体空间,对于四小件的研究多局限于工程技术层面,缺乏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层面的研究和探讨,使得四小件在站点设计中往往成为被忽视或被妥协的部分。因此本文首先针对四小件进行系统的理论性梳理,通过规范阅读、文献研究总结归纳四小件相关的设计规范、功能性要求、常见设计形式等。其次通过实地踏勘调研,基于四小件整合现状对其组合形式进行分类并进行布局和形态特征的总结概述,归纳影响四小件与建筑及环境空间整合设计的相关因素。基于现状的研究,结合整体风貌协调的优秀设计案例,提出四小件与建筑及环境空间的整合设计原则和策略,包括四小件与建筑及环境空间的布局整合方法、形态整合策略;同时应对当前城市由增量向存量发展、土地集约化利用成为必然趋势的现状,提出四小件设计应以一体化整合为根本目标,坚持规划先行,统筹站点与周边城市的整合设计,具体总结为三种建设时序下的一体化整合策略。最后将整合策略应用到合肥地铁徽州大道站的项目实践中,结合站点核心影响范围区内的城市设计,对地上地下功能空间和四小件的整体布局进行调整,最终形成四小件与建筑一体化整合设计的具体方案。
作者: 尹沁雪
专业: 建筑学(专业);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导师: 冷嘉伟;曹伟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东南大学
学位年度: 2022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