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桥梁SMA负刚度隔震装置的试验研究与优化 |
关键词: | 桥梁设计;负刚度隔震装置;形状记忆合金;抗震性能 |
摘要: | 地震考验表明,在近断层地震作用下,即使采用减隔震设计的桥梁,其上部结构也可能会产生较大的位移响应,造成梁体碰撞等震害,这主要是由于传统减隔震装置的限位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简称SMA)凭借其自身超弹性及阻尼特性,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但伴随着SMA的引入,减隔震装置整体刚度增加,造成桥梁下部结构产生较大的内力响应,给结构带来新的安全隐患。为解决上述问题,平衡“力与位移”的矛盾关系,本文设计并制作了SMA负刚度隔震装置,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并重的方式对其展开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基于理论分析,阐述了SMA负刚度隔震装置的设计原理及装置构造,揭示了SMA负刚度隔震装置的恢复力模型。 (2)设计并制作了SMA负刚度隔震装置试件,并对其开展了拟静力试验,验证装置的恢复力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反曲面的设计可在装置中有效地产生负刚度,弱化装置整体刚度;而SMA索环绕支座成环的布置方式,可能导致其在支座转角处不能充分滑动而发生提前断裂,降低装置的最大位移。 (3)基于Abaqus 2021软件,对SMA负刚度隔震装置进行数值模拟,根据试验结果校正装置的有限元模型。有限元分析表明,试件中SMA索与支座之间确实存在有限滑动的问题,导致SMA索的有效长度降低。继而针对该问题,提出了SMA负刚度隔震装置的优化方案,并通过Abaqus 2021软件,对优化后的装置进行了静力参数分析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装置可有效避免SMA索有效长度降低的问题,且与SMA正刚度装置及SMA零刚度装置相比,SMA负刚度装置具有更小的力。 (4)基于SAP 2000软件,以一座实际连续梁桥为例,建立其有限元模型,对优化后的SMA负刚度隔震装置进行了动力参数分析,揭示了曲率半径、摩擦系数及SMA索用量对装置抗震性能的影响。之后,通过输入多条地震波,对比分析了优化后SMA负刚度隔震装置隔震性能。结果表明,与SMA正刚度装置与SMA零刚度装置相比,SMA负刚度隔震装置具有更加优秀的隔震性能,在保证上部结构位移少量增加或不增加的同时,大幅度降低桥梁下部结构的内力响应。 |
作者: | 邵晨曦 |
专业: | 土木工程(桥梁抗震) |
导师: | 曹飒飒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广州大学 |
学位年度: | 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