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隧道结构检测车的运营地铁隧道风险管理研究
论文题名: 基于隧道结构检测车的运营地铁隧道风险管理研究
关键词: 地铁隧道;病害检测;风险管理;隧道结构检查车
摘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轨道交通运营路线长度也在不断增加,截止至 2022 年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 9584 公里,地铁已经成为市内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因此,保障运营地铁隧道的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加强运营期间地铁隧道安全风险管理也具有重要意义。为弥补当前地铁隧道高效病害检测方法的缺乏,解决病害风险评价过程不明晰和风险管理措施不完备等问题,本文基于隧道结构检测车的检查结果,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防治”的思路对运营地铁隧道风险管理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对隧道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提出地铁隧道风险管理措施,旨在全面提升运营地铁隧道的检查效率,进而保障运营地铁隧道的安全运营。本文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
  (1)梳理了国内外运营地铁隧道的风险管理研究现状,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地铁隧道运营全过程中的风险进行全面统计,初步建立了地铁运营者的风险管理目标集,结合地铁隧道病害检测的统计数据,将风险管理目标集归纳为衬砌裂缝风险、渗漏水风险、接缝形变风险、错台沉降风险、水土侵蚀风险五个类别,构建出运营地铁隧道风险因素清单。
  (2)针对识别出的各类地铁隧道风险因素目标集,采用专家评价法优化筛选出包含 19 个运营地铁隧道的风险因素,并对这 19 个风险因素的权重、隶属度等数据进行初步确定,对比分析了主流的风险评价方法,制定了基于隧道检测车的风险评价管理方案,为后续地铁隧道风险评价和管理措施提供数据基础和理论支撑。
  (3)以识别地铁运营中的安全风险等级为目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进一步量化了地铁隧道19个风险因素的影响权重,结合专家评价法计算出风险因素评级矩阵,构建了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运营地铁隧道风险因素评价模型,并以重庆某段地铁隧道为例进行实证分析,证实了该风险评价模型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4)基于风险防治的相关原则,分析了五大病害风险发生的原因,从风险未发生前的预防和风险发生后的治理两个方面,针对衬砌裂缝风险、渗透水风险、接缝形变风险、错台沉降风险、水土侵蚀风险,系统地提出了科学的风险防范措施及风险管理策略。
作者: 牛子孺
专业: 工程管理
导师: 张洪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23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