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配置研究
论文题名: 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配置研究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交通场;网络结构配置;布局优化
摘要: 总观古今中外的城市发展历程,交通技术的进步是支撑与推动城市空间布局的扩展的动力。近年来城市规模发展迅速,大城市病日益严重,城乡之间差距增大,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开始显现,资源环境对城市发展的制约性增强,当前的城市扩张模式难以可持续发展。乡村地区的发展受交通条件制约,资本、信息、技术等流通不便,各项社会事业进步迟缓制约了城市化的进程。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步成为后城市化时代的区域发展趋势和方向,城乡区域之间的互动融合,形成一体化的发展模式,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对立,促进城乡社会事业的进步和经济协同发展,使区域的社会经济保持可持续发展。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配置有利于提高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效率,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
   论文界定了城乡一体化的空间范围是在城市周边受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强辐射作用的空间范围,该区域的发展极具区位优势,易于产生协同发展效应;城乡一体化交通网络是在城乡一体化范围内通过合理规划形成的一体化运行的交通网络,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网络和运输网络;总结了城乡交通网络拓展与城市形态、产业布局的互动关系。
   城乡一体化发展和交通网络的规模存在协调互动发展关系,论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城乡交通网络规模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发展进行仿真,提出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与之适应的交通网络最佳规模确定方法。根据城乡交通网络配置规模与城乡一体化区域的建设规模的长度—半径分形分维数,建立了城乡一体化区域的交通网络配置规模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的协调性评价方法。
   城乡一体化区域在城市核心区外围,范围比城市大,交通需求变化快,基于传统的出行调查法进行交通需求分析难度大,可靠性低。论文提出了基于城乡区域发展的交通场分析方法,利用未来的区域发展,结合经济产出的交通需求强度,计算城乡一体化区域内交通分析区的交通需求,采用系统平衡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交通分布模型实现交通场与OD交通流的转换,为城乡一体化的交通网络配置和设计提供依据。
   城乡一体化区域的交通网络结构包括交通方式结构和交通网络形态结构。论文以城乡交通方式的费用、时耗和舒适性为指标,建立了城乡交通方式效用函数和交通方式配置的Logit模型。网络配置的更新包括供应增加型和技术更新型,供应增加型配置通过扩建道路来增加容量,技术更新型通过载运技术的提升来增加容量,论文以城乡路网通行费用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网络更新的优化模型。
   论文以交通分析区节点交通场强大小进行层次聚类,识别节点的横向连通层次,并以节点夹角余弦聚类法,识别射线通道方向,采用节点间交通场强分布量作为蚁群算法的信息素,以目标方向余角正弦值作为搜索修正系数,改进蚁群搜索算法,最终获取节点间的交通需求强度分布,并作为线路等级确定的依据;探讨了城乡道路网络一体化的配置的技术标准,以投资和网络覆盖为约束条件,建立了城乡道路网络的离散配置模型;道路网络配置规模与城乡一体化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超前型、适度型和制约型,建立了网络配置规模的协调性分析指标。
   论文在分析城乡公交线路的等级及效用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节点场强聚类和蚁群搜索算法的城乡公交线网布设方法,并举例说明了线网布设流程,以城乡公交投资和城乡居民公交出行时间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城乡公交线网的优化模型。
作者: 刘伟
专业: 交通工程
导师: 罗霞
授予学位: 博士
授予学位单位: 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2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