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基于出行链的公共交通导向型土地利用研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
关键词: | 公共交通;出行链;土地利用;布局形式;空间结构 |
摘要: | 伴随着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公共交通成为了各大城市不约而同的选择,公共交通与城市和谐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共识。但是,城市与公共交通的和谐发展却一直是一个被关注但没有被很好解决的问题。 为了能更好的解决公共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促进公共交通城市的建设,文章从出行的角度来探讨公共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优化,以使公共交通与城市土地利用得到和谐发展。 在土地利用、交通和出行的关系中,土地利用决定人的活动,人的活动产生出行,出行产生交通,并影响人们使用交通方式。以城市对公共交通的选择为前提,如果土地利用时适合公共交通发展的,那么产生的一系列蝴蝶效应都是促进公共交通的,而公共交通的良性发展又会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什么样的土地利用是适合公共交通发展的?人的活动是最根本的考虑,人的活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研究人的出行规律并根据人的出行规律,结合对公共交通的思考对土地利用的进行安排,产生一种适合公共交通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形式。这种从出行角度分析出来的适合公共交通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布局形式会从根本上促进公共交通的发展,从而达到一个健康发展的公共交通与城市和谐的公共交通城市的愿景。 论文分文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背景研究,主要对文章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了界定,同时对文章中出现和涉及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确定了研究框架。 第二部分为基础理论研究,首先对公共交通、土地利用和出行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对其三者的结合进行分析,得出宏观和围观方面两种结论。公共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在宏观层面上是轨道交通结合土地利用愿景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微观层面上则是公共交通对站点地区的土地价值、开发强度以及用地性质等的影响;出行链与土地利用的关系:活动需要一定的介质,出行链中的活动与土地利用一一对应;出行链与公共交通的关系:出行选择可能采用公共交通,出行工具的不易转换性,并针对这些特征提出应对策略;三者的结合:宏观上要求城市空间结构满足出行平衡的要求以保证城市层面的交通均衡,微观上要求活动在公共交通站点处依据经济规律集中以减少交通和促进公共交通的使用。 第三部分探讨基于出行链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土地利用优化策略。首先提取优化要素:宏观层面的要素是出行平衡、城市空间结构和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微观层面的要素是用地混合模式及规律、用地兼容、占地地区用地平衡、开发强度、用地布局以及站点设计等。然后从宏观层面(出行平衡与城市结构)和微观层面(出行链与土地利用)提出优化策略和方法;宏观层面上,基于出行平衡来对不同的城市空间模式进行分析和选择,并基于选择(多中心组团式和轴向发展式)结果利用轨道交通引导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微观层面上,以出行链对土地利用混合于公共交通站点的要求为前提,对土地利用的混合类型、用地平衡时的比例、站点开发强度、站点用地布局以及站点的设计等具体设计方面的内容给予说明。最后提出其他交通(城市道路系统、公共交通、静态交通以及步行系统)以及政策和辅助措施(如机构管理、公共交通优先权以及对小汽车的制约等)的配合,来辅助土地利用策略,共同实现公共交通与城市的和谐发展。 第四部分为重庆市主城区的实证研究。基于第三部分的研究结论,对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空间结构和部分公共交通站点土地利用进行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方面,首先对重庆市主城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问题,结合第三部分提出的“多中心组团式”结构的优化策略,针对重庆市的具体情况,提出重庆市主城区城市空间优化的策略(强化多中心组团式的结构、优化组团内部功能结构);在土地利用的优化方面,以轨道3号线的重要站点——观音桥站为例,从土地利用布局、城市道路路网、步行系统、常规公共交通的接驳、静态交通的配合、公共空间环境等方面给出了优化的建议。 论文的结语部分主要总结主要的研究成果,并指出未来在更大的区域范围内,结合数学模型的方法进行更深层次研究的设想。 |
作者: | 周丽丽 |
专业: | 建筑学 |
导师: | 李泽新;周茜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重庆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3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