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可实现大角度转向的双横臂悬架独立驱动系统研究
论文题名: 可实现大角度转向的双横臂悬架独立驱动系统研究
关键词: 大角度转向;双横臂悬架;车轮独立驱动;动力性能;导向机构优化
摘要: 由车轮独立驱动和线控转向系统构成的微型电动车辆,兼备电动汽车和全方位轮式移动机器人的特征,具有零半径原地转向、沿任意方向的平移、绕任意设定点转向等高度的机动性,不仅能适应各种复杂狭小道路工况下的灵活行驶,还兼备高速运载工具的实用性,在车辆高速操稳性和主动安全性方面也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首先,通过分析独立驱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得出目前围绕着线控转向的车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的研究还很缺乏,且以电动轮电动汽车为主,但是电动轮非簧载质量过大的缺点严重影响了车辆的行驶平顺性。因此,结合悬架系统的结构特征,对结构紧凑、传动性能良好、可实现大转向角的独立驱动系统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其次,介绍了悬架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并结合双横臂悬架的特点,分别对等长双横臂悬架独立驱动机构和不等长双横臂悬架独立驱动机构进行了总体设计,并简要分析了机构的动力传递情况。然后在NX软件中建立了机构的三维模型,通过仿真干涉分析得出此两种机构的最大转向角可接近±90°。
   再次,在对驱动机构进行总体设计的基础上,结合整车参数和动力性指标的要求,对两前轮驱动电动汽车的驱动电机参数(额定功率、额定转速、额定转矩、峰值功率、最高转速、峰值转矩等)和蓄电池参数(电池组容量、电池组数目等)进行了匹配,并在ADVISOR中建立了车身、车轮、减速器、电机和蓄电池的仿真模型,并进行了动力性仿真验证。然后,对转向电机的转矩、转速进行了选择,对此机构转向时电机的转速控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NX软件中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对四轮均采用本文所设计的机构的电动汽车的常规转向、沿任意方向的平移、绕任意点转向等转向模式的实现进行了设计。
   最后,根据所设计机构的尺寸,以及汽车对悬架性能的要求,对悬架导向机构的初始参数进行了设计,并确定了悬架导向机构各设计点的坐标,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悬架导向机构的模型,并对悬架的初始性能进行了仿真分析;在此基础之上确定了模型的设计变量,并将模型的设计点以及物体参数化,分析了各设计变量对悬架性能评价指标的具体影响。然后,以车轮外倾角的变化量最小为设计目标,对悬架导向机构进行了优化,通过比较可发现,优化后的车轮定位参数的变化相对于优化前有了明显的改善。
  
作者: 季从东
专业: 车辆工程
导师: 葛如海;刘德仿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江苏大学
学位年度: 2013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