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隧道抗减震研究
论文题名: 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隧道抗减震研究
关键词: 近断层地震动;跨断层隧道;隧道衬砌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反应谱;衬砌刚度
摘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强震频繁发生,如LomaPdeta地震(1989年美国)、Landers地震(1992年美国)、Northridge地震(1994年美国)、阪神地震(1995年日本)、集集地震(1999年中国台湾)、贾埃利地震(1999年土耳其)、迪兹杰地震(1999年土耳其)等,这些地震给人们带来了重大的灾难的损失,但是也通过这些地震,使人们积累了一批有价值的近断层资料和记录。2008年5月12日的中国汶川发生强度为8级大地震,而事隔2年不久,2010年4月14日在中国青海玉树发生了强度为7.1级大地震。这些地震使我们认识到了近场地震的破坏性要远比远场地震的破坏性要大的很多。
   21世纪是一个隧道及地下空间大发展的年代。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大量的隧道及地下空间结构将修建在近断层附近或者高烈度地震区。本文在这样的大背景对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作用下隧道抗减震做了一些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首先,简要介绍了近断层地震的含义,以及近断层地震区别与远场的地震的几个显著特征;针对隧道在地震下的破坏,本文通过大量数据调查以及调研,提出大部分隧道是在近场地震下出现严重破坏,并结合这点,简要介绍了近断层地下隧道的震害、震害影响因素,以及破坏机理。
   其次,结合以前的研究以及现有的资料,本文提取近场地震台湾集集地震典型的近场、远场地震记录,利用MIDAS-GTS软件,分析了近场、远场地震作用下的隧道断面优化,以及在近场地震、远场地震下隧道埋深、衬砌刚度、衬砌厚度等因素变化时衬砌结构的地震反应及其对比;分析了近断层地震动作用下隧道洞口段衬砌反应;同时对跨断层隧道的地震响应进行了分析。
   最后,对隧道可能使用到的一般减震方法和抗震措施进行分析和总结;并结合本文的计算结果提出了近断层地震下隧道与跨断层隧道抗震的一些适用性的建议;并隧道地震预警,提出了一点建议。
  
作者: 朱育才
专业: 岩土工程
导师: 林志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2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