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南京地铁三号线工程风险评价研究 |
关键词: | 地铁工程;评估指标;围岩稳定性;车站火灾;控制技术;风险评价 |
摘要: | 目前,我国内地有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大连、南京、重庆、成都、沈阳、西安、杭州、苏州等城市在进行大规模的轨道交通建设,到2020年我国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将达到2000~2500km规模。但近年来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事故频发,特别是2008年11月15日发生了造成21人死亡,24人受伤的杭州地铁湘湖站大面积坍塌事故,更是引发了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问题的关注。然而,在地铁安全风险控制方面,我国仍未有针对性的开展过研究,难以形成地铁工程重大风险综合监管和控制体系。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地铁工程的安全技术水平仍然落后。 为减少与控制地铁建设、运营期间安全事故,本论文在充分研究与分析地铁建设、运营过程中的主要灾害事故的特点、产生原因及相关控制技术需求的基础上,以南京地铁三号线为背景,对工程建设、未来运营期间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评价;采用岩土工程通用软件FLAC3D对常府街站、过长江区间两个典型施工地点建设期间的应力场、位移场的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模拟计算,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及适用于地铁工程施工围岩稳定性的风险评估指标;利用大涡场模拟软件FDS,并结合地铁地下空间受限火灾的特点对典型的地下二层岛式列车火灾、站台火灾以及区间隧道火灾等不同火灾场景下的火灾增长、烟气扩散、烟气控制进行数值模拟,根据模拟计算结果提出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及适用于地铁火灾数值计算模型、评估指标。 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地铁工程安全建设的因素包括不同的施工工法,沿线的自然条件、地质条件及地下管线、周边建筑等;影响地铁运营安全的因素包括车站、车辆段、各系统的安全设施及安全管理措施等。应将不同施工方式下,开挖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与临近建筑物反应;靠近水域地下车站及区间的防渗水、涌水等作为地铁车站、区间设计、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指标,确保地铁工程建设安全。应将排烟设计方案和排烟量是否足够;现有排烟量和运行模式下,车站列车火灾、站台行李火灾时,是否有烟气向站厅蔓延;隧道内烟气控制的平均风速是否满足至少2m/s等风险指标作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在设计及运营时控制指标,确保发生火灾时的运营安全。 论文研究成果可为国内地铁工程建设期间、运营期间的安全风险评估工作提供基础材料,并为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
作者: | 何雪松 |
专业: | 交通运输工程 |
导师: | 钱振东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东南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2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