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本文针对地铁车站、车厢内的新风量问题展开研究,是因为处在地下空间的地铁车站、车厢内的空气品质主要取决于新风量供给的充分与否,而地铁列车特有的行驶过程中形成的活塞效应又影响地铁车站以及列车行驶在沿线不同位置时车厢新风量的获取。首先用空气动力学理论分析列车在有通风竖井的单线隧道内行驶时引起的活塞效应。为了更全面地研究活塞风作用对地铁区间隧道、车厢、车站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本文先以某地铁岛式车站为研究对象,选取了进站端单独设置通风竖井、出站端单独设置通风竖井以及进、出站端均设置通风竖井的3种不同工况,利用Fluent软件建立二维区间隧道、列车模型,分析地铁列车在减速进站、停站及加速离站整个运行过程中活塞作用对隧道气流的影响;随后在不考虑车站空调系统、以列车在停站时产生的活塞风联合隧道排风系统作为车站通风换气基本方式的情况下,利用Airpak软件建立三维地铁岛式车站模型,分析单列车、双列车停站阶段屏蔽门全开时活塞风对站台气流的影响;并研究引入的室外新风量是否满足规范对车厢、站台人员新风量的要求和对稀释CO2所需新风量的要求以及对换气次数的要求。得出在进站端、出站端均设置通风竖井的方案最能满足要求,使地铁环境空气品质保持良好。本文还通过对车站空气龄的模拟计算,对站台不同部位的空气新鲜程度进行更全面的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