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典型水域船舶航路动态规划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
关键词: | 典型水域;船舶航路;动态规划模型;模糊综合评价 |
摘要: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和对外贸易的飞速发展,水上运输活动也日益繁忙。我国93%的外贸货物运输量、95%的进口原油以及99%的进口铁矿石由海上运输承担,目前,航行于我国沿海水域的船舶已达4百万余艘次/年,据估算2015年将增至约5百万艘次,又加之海洋工程、海上风电场建设、海上油气田开发、水产养殖、渔业捕捞以及旅游休闲等海上活动日益频繁,商船航行与渔业生产等各类用海之间的矛盾不断增多。 航运业空前的繁荣发展致使我国沿海水域船舶的通航密度急速增大,通航环境也日趋复杂,驶经该水域的船舶航行风险不断增加,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2010年度共发生水上交通事故330多起,沉船200余艘,事故死亡人数320之多,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24亿元人民币。近年来,水上交通事故涌现出了经济损失大、影响范围广、社会关注度高等诸多新特点。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服从和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战略、国家安全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2011年下半年,我国交通运输部海事局以增进“船舶航行安全、保护海洋环境”为目标,以打造“安全、有序、畅通”的海上交通环境为要求,开展了《全国沿海船舶航路规划》和《全国沿海船舶定线制规划》编制工作。 基于上述国内航运现状及航路规划调整背景,本文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研、专家咨询以及学术讨论等多种方式,以导师科研项目《天津至龙口港航路调整研究》为依托开展典型水域航路动态规划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工作。 论文第1章将简要叙述研究的目的意义、相关研究现状以及文章组织结构。第2章将基于对典型水域船舶航行安全和航路规划各影响因素全面考虑、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动态规划数学思想构建典型水域船舶航路动态规划模型,并用遗传算法的数学方法实现所建模型的具体算法。为了验证所建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论文第3章中拟用所建航路规划模型对天津至龙口港现有航路进行优化调整,遴选出最优航路优化方案。在第4章中还将建立通航安全风险评价模型,利用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方法对航路优化方案进行通航安全风险性验证,从而进一步说明所建模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第5章中将是对论文研究内容的总结以及今后研究工作的展望。 |
作者: | 马全党 |
专业: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导师: | 甘浪雄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武汉理工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2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