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复合式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以及垂直起降飞行方法
专利名称: 复合式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以及垂直起降飞行方法
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式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以及垂直起降飞行方法,复合式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包括:机身(1)、前置机翼(2)、后置机翼(3)、前电机连接杆(4)、后电机连接杆(5)、左前旋翼组件(6.1)、右前旋翼组件(6.2)、左后旋翼组件(6.3)、右后旋翼组件(6.4)、飞控系统(7)、电池舱(8)、载荷舱(9)和起落架(10)。优点为:采用多旋翼加固定翼的复合式布局,实现飞行器的垂直起降与水平飞行,充分发挥了多旋翼优异的垂直起降能力与固定翼高效率的巡航能力,增加续航时间。
专利类型: 发明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陕西;61
申请人: 西北工业大学
发明人: 李占科;陈伟;张航;谭春林;黄卫平;魏孔泯;宋笔锋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6-09-23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610846648.X
公开号: CN106184737A
代理机构: 北京市盛峰律师事务所 11337
代理人: 席小东
分类号: B64C27/22(2006.01)I
申请人地址: 710072 陕西省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
主权项: 一种复合式布局垂直起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1)、前置机翼(2)、后置机翼(3)、前电机连接杆(4)、后电机连接杆(5)、左前旋翼组件(6.1)、右前旋翼组件(6.2)、左后旋翼组件(6.3)、右后旋翼组件(6.4)、飞控系统(7)、电池舱(8)、载荷舱(9)和起落架(10);所述机身(1)的长度为L;所述机身(1)在垂直起降阶段为倾斜状态,其前端高于后端,为抬头状,在垂直起降阶段,机身轴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即:倾斜角度为β;所述机身(1)包括机身主体(1.1),所述机身主体(1.1)的前端延伸出机身头部(1.2),所述机身主体(1.1)的后端延伸出机身尾部(1.3);所述机身主体(1.1)的机身宽度不变,机身高度随着机身纵向逐渐减小;所述机身头部(1.2)和所述机身尾部(1.3)均为扁平状;所述前置机翼(2)包括左前机翼(2.1)和右前机翼(2.2);所述左前机翼(2.1)的梁和所述右前机翼(2.2)的梁分别从所述机身头部(1.2)的左右两侧对称插入到所述机身头部(1.2)的内腔,并采用插销固定;所述后置机翼(3)包括左后机翼(3.1)和右后机翼(3.2);所述左后机翼(3.1)的梁和所述右后机翼(3.2)的梁分别从所述机身尾部(1.3)的左右两侧对称插入到所述机身尾部(1.3)的内腔,并采用插销固定;所述前置机翼(2)和所述后置机翼(3)平行设置,所述前置机翼(2)的前缘与机身头部的前端齐平,用于减小机身对流经前置机翼来流的干扰;所述后置机翼(3)的后缘与机身尾部的后端齐平,用于对机身尾部进行修型以减小阻力;所述前置机翼(2)和所述后置机翼(3)相对于机身具有高度差h,即:当机身轴线为水平状态时,所述前置机翼(2)和所述后置机翼(3)之间的高度差的值为:L*tanβ;所述左前机翼(2.1)、所述右前机翼(2.2)、所述左后机翼(3.1)和所述右后机翼(3.2)的机翼长度均相等,为P;在所述左前机翼(2.1)、所述右前机翼(2.2)、所述左后机翼(3.1)和所述右后机翼(3.2)的外段分别安装有可转动的副翼(11);所述副翼的长度为P/2,用于飞行器飞行过程中的姿态调整;所述前电机连接杆(4)包括左前电机连接杆(4.1)和右前电机连接杆(4.2);所述左前电机连接杆(4.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身头部(1.2)的内部;所述左前电机连接杆(4.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左前机翼(2.1)的内部,而延伸到所述左前机翼(2.1)的外部;所述左前电机连接杆(4.1)的末端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下方安装所述左前旋翼组件(6.1);所述右前电机连接杆(4.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身头部(1.2)的内部;所述右前电机连接杆(4.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右前机翼(2.2)的内部,而延伸到所述右前机翼(2.2)的外部;所述右前电机连接杆(4.2)的末端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下方安装所述右前旋翼组件(6.2);所述后电机连接杆(5)包括左后电机连接杆(5.1)和右后电机连接杆(5.2);所述左后电机连接杆(5.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身尾部(1.3)的内部;所述左后电机连接杆(5.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左后机翼(3.1)的内部,而延伸到所述左后机翼(3.1)的外部;所述左后电机连接杆(5.1)的末端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上方安装所述左后旋翼组件(6.3);所述右后电机连接杆(5.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机身尾部(1.3)的内部;所述右后电机连接杆(5.2)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右后机翼(3.2)的内部,而延伸到所述右后机翼(3.2)的外部;所述右后电机连接杆(5.2)的末端设置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上方安装所述右后旋翼组件(6.4);所述左前旋翼组件(6.1)、所述右前旋翼组件(6.2)、所述左后旋翼组件(6.3)和所述右后旋翼组件(6.4)均包括:驱动电机以及螺旋桨;对于所述左前旋翼组件(6.1)和所述右前旋翼组件(6.2),其螺旋桨设置于对应的驱动电机的底部;对于所述左后旋翼组件(6.3)和所述右后旋翼组件(6.4),其螺旋桨设置于对应的驱动电机的顶部,并且,四个螺旋桨位于同一平面,形成螺旋桨平面;在垂直起降阶段,螺旋桨平面为水平状态;在前飞状态,螺旋桨平面相对地面具有倾斜角度;所述飞控系统(7)包括飞控板;所述飞控板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中心位置;并且,所述飞控板始终与所述螺旋桨平面平行;所述电池舱(8)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中心位置的上部,用于安装动力电池及依靠动力电池调节整机重心;所述载荷舱(9)设置于所述机身(1)的中心位置的下部,用于固定任务载荷;所述起落架(10)为三点式起落架,包括:前起落架、左后起落架和右后起落架;所述前起落架安装于所述机身头部(1.2)的正下方;所述左后起落架安装在所述左后机翼(3.1)外端的左后电机连接杆(5.1)上;所述右后起落架安装在所述右后机翼(3.2)外端的右后电机连接杆(5.2)上;在垂直起降阶段,所述前起落架与所述左后起落架,以及所述前起落架与所述右后起落架具有相同的高度差,以保证机身在起飞状态为抬头状态,且倾斜角度为β。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