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 |
可分离式双多旋翼无人机 |
摘要: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分离式双多旋翼无人机,包括第一多旋翼无人机、第二多旋翼无人机、第一伞舱、第二伞舱、第一网舱和第二网舱,其中:第一多旋翼无人机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第一伞舱,第一网舱与第一伞舱刚性连接;第二多旋翼无人机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第二伞舱,第二网舱与第二伞舱刚性连接;第一网舱与第二网舱通过第三连接机构连接。本发明双机协同进行捕获,灵活性强,能够进行二次捕获,具有可回收性,成本低,应用于空中低、慢、小目标的捕获。 |
专利类型: |
发明 |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
上海;31 |
申请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发明人: |
王红雨;鹿存跃;赵珣;刘伶;章宝民;王迎春;尹午荣 |
专利状态: |
有效 |
申请日期: |
2016-08-30T00:00:00+0800 |
发布日期: |
2019-01-01T00:00:00+0800 |
申请号: |
CN201610786176.3 |
公开号: |
CN106394865A |
代理机构: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徐红银;郭国中 |
分类号: |
B64C1/32(2006.01)I |
申请人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800号 |
主权项: |
一种可分离式双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多旋翼无人机、第二多旋翼无人机,内部设有伞的第一捕网伞舱、第二捕网伞舱,以及内部设有捕网的第一捕网吊舱、第二捕网吊舱,其中:第一多旋翼无人机通过第一连接机构连接第一捕网伞舱,第一捕网吊舱与第一捕网伞舱刚性连接;第二多旋翼无人机通过第二连接机构连接第二捕网伞舱,第二捕网吊舱与第二捕网伞舱刚性连接;第一捕网吊舱与第二捕网吊舱通过第三连接机构连接;第一多旋翼无人机和第二多旋翼无人机平行对称设置;所述无人机在起飞时,是以两个组合多旋翼起飞,从而实现垂直起降和悬停;当第一、第二捕网伞舱打开后,所述无人机分离形成两个协同的多旋翼无人机。 |
所属类别: |
发明专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