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名: | 低剂量石灰稳定土的路用性能及其应用研究 |
关键词: | 农村公路;路基变形;筑路材料;路基结构 |
摘要: | 调查发现,许多农村公路在运营期间,路基土体的含水量常常大于施工时的控制含水量,使得路基处于潮湿或过湿状态,从而导致路基变软而引起路面结构破坏。本文借助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室内试验,系统的分析了此类公路路面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研究了低剂量石灰稳定土路用性能及其合理配合比,进一步探讨了低剂量石灰稳定土对此类公路浅层路基改良处理的可行性。本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⑴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路面结构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路基土体湿度过大将会显著增大路面弯沉值和底基层内的拉应力,如果在底基层下铺设石灰土垫层,可减小这些指标,改善路基稳定性。 ⑵为了研究低剂量石灰稳定土的强度和变形特性,通过室内试验,研究了不同灰剂量、不同压实度时石灰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4%~8%灰剂量的石灰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都随压实度增大而增大,随时间增长而增大;另外,对于同一压实度,当龄期较短时,较小剂量石灰稳定土的强度指标有可能大于较大剂量时的对应指标值。 ⑶通过饱水时间试验和干湿循环试验,研究了4%~8%石灰稳定土的水稳性。结果表明,在饱水试验初期,石灰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损失较多,随饱水时间增长,这些指标继续衰减并逐渐趋于稳定,其最终值和相应龄期的标准试验结果相当。干湿循环试验结果表明,其无侧限抗压强度、劈裂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与相应龄期的饱水试验相似。 ⑷对于农村公路建设,由于建设资金有限,一般不采用改善路面结构的措施。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漯河市农村公路,灰剂量为6%,压实度为90%的石灰稳定土可以满足路基垫层的要求,其合理厚度宜取60~80cm。因此选用廉价的石灰稳定土对浅层路基改良处理是可行的措施。 |
作者: | 薛勇刚 |
专业: | 道路与铁道工程 |
导师: | 刘忠玉 |
授予学位: | 硕士 |
授予学位单位: | 郑州大学 |
学位年度: | 2012 |
正文语种: | 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