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专利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桥梁钢混结合段施工方法
专利名称: 桥梁钢混结合段施工方法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桥梁钢混结合段施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S1:测量结合段之间的距离;S2:搭设钢筋架;S3:安装模具;S4:安装底部支撑装置;S5:浇铸混凝土;S6:安装索塔;S7:结合段表面处理,该桥梁钢混结合段的施工方法,通过激光测量方式测量两侧结合段之间的距离,测量结果较为准确,增加骨架钢筋的长度,使得浇铸层与结合段时间互相受力约束,使得桥梁的整体性较强。
专利类型: 发明
国家地区组织代码: 河南;41
申请人: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发明人: 陈渊召;李振霞
专利状态: 有效
申请日期: 2016-10-31T00:00:00+0800
发布日期: 2019-01-01T00:00:00+0800
申请号: CN201610930307.0
公开号: CN106351126A
代理机构: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代理人: 樊羿;韩松
分类号: E01D21/00(2006.01)I
申请人地址: 450045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北环路36号
主权项: 一种桥梁钢混结合段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测量桥梁钢混结合段之间的距离;S2:搭设钢筋架:根据步骤S1测量的距离选取骨架钢筋的长度,使骨架钢筋的长度在步骤S1中测量距离的基础上增加100~120厘米,且将骨架钢筋的两端分别插在结合段两侧接口处预留的连接槽内,再将骨架钢筋通过固定钢筋紧固组成钢筋架;S3:安装模具:所述模具分为上模具和下模具,下模具外壁的边缘设置卡勾,先将下模具安装在搭建好的骨架钢筋之下,通过卡勾与骨架钢筋连接;S4:安装底部支撑装置:在下模具的正下方均匀安装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并排设置,每排支撑装置的数目为两组,且相邻两排支撑装置之间的距离为6~8米;S5:浇铸混凝土:首先配备混凝土,按照水泥:沙:石子:水:粘接剂=26~35:18~22:18~22:18~20:9~11的比例调和原料,搅拌均匀后进行浇铸,浇铸到模具容积的75~85%时,向模具中的混凝土中均匀预埋支座,然后安装上模具,直至浇铸完成;S6:安装索塔:在步骤S5中预埋的支座上安装索塔,索塔的外壁拉有索绳,索绳的底部与浇铸层的顶部连接;S7:结合段表面处理:待浇铸混凝土完全干燥后,对表面进行打磨处理,然后再在表面铺一层沥青,待沥青干燥后结合段即可投入使用。
所属类别: 发明专利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