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交通会议论文数据库 >详情
原文传递 基于流域单元的海湾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以莱州湾为例
题名: 基于流域单元的海湾农业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以莱州湾为例
正文语种: 中文
作者: 麻德明 石洪华 丰爱平
作者单位: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266061
关键词: 汇水区 子流域 排放系数 污染总量
摘要:   生产力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人类利用较早的区域之一,也是全球生态系统中最有价值和最受人类关注的区域之一.同时,海湾也是全球变化反映最敏感、陆海相互作用过程最激烈的地带,是人类活动最频繁的地域.开展海湾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对保护海洋环境和维护生态健康,协调和促进沿海经济发展与海洋的合理开发利用,实现海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入海污染物总量是开展海湾环境保护的重要指标,因进入海湾的河流往往较多,河流入海污染物的估算受监测频率、流量的季节变化等因素影响,存在很多困难.农业非点源污染是我国海湾入海污染负荷的重要来源.基于DEM(SRTM Data,90 m分辨率),借助美国ESRI公司的ARC/INFO软件中的ArcHydro模块,进行莱州湾主要入海河流水文分析,利用GIS提取河网,划定流域边界,并划分汇水区和子流域,为流域农业非点源污染入海总量的估算提供基础数据平台.在此基础上,与该流域土地利用专题图叠加,计算各个子流域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利用主要污染物排放系数和入河系数,估算农业污染入海总量.结果表明:COD、NH3-N、TN和TP的每年入海排污总量分别约为236933、23956、53684 t和15922 t.COD、NH3-N、TN和TP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比例分别为71.69%、7.25%、16.24%和4.82%,这说明莱州湾入海主要污染物为COD.在陆海统筹理念指导下,以入海河口为源头,采取溯源追踪的思路,确定影响海湾入海污染负荷的流域单元,提供一种海岸带地区农业非点源负荷估算方法,可为莱州湾入海污染物总量调控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作为海岸带综合管理过程中确定陆地范围的参考.
会议日期: 20141017
会议举办地点: 重庆
会议名称: 第一届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出版日期: 2014-10-17
母体文献: 第一届生态智慧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分类号: X50 TV1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