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活动散场客流传播与协调控制
论文题名: 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活动散场客流传播与协调控制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散场客流;传播过程;协调控制
摘要: 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迅速发展,运营里程不断上升,运营企业面临的客流运输问题也愈加复杂。由大型活动诱发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危机问题就是其中之一。本文针对提供非长效性服务的大型活动,将活动结束前后从活动举办场地向邻近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汇集的客流称之为散场客流,从散场客流初到站时起,至散场客流在网络中被代谢时止,研究这一时间范围内散场客流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网络的影响,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
  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活动散场客流为研究对象,以客流网络传播与协调控制为目标,展开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第一,分析了网络结构、运力供需关系、乘客路径选择与换乘服务水平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传播效率的关键影响,明确了缓解网络客流拥挤状态、加快客流代谢速度的方法与途径。并以北京地铁为例,通过假设其在遭遇持续性攻击时,网络介值与网络拓扑效率的趋势变化,来证明网络结构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传播效率的影响。
  第二,深入挖掘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活动散场客流的到站分布规律,分析客流OD的统计性规律,明确了大型活动散场客流网络生成的表达方式。研究发现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活动散场客流到达车站的量值与时间关系近似服从正态分布,正态分布的关键系数与活动场馆位置、活动类型、观众的规模与年龄层次均存在较大关联。此外,不同客流场景对应了不同的城市轨道交通客流OD处理方法。针对虚拟客流场景,本文提出了一个服从幂律分布特性的客流OD随机化处理方法。
  第三,成网条件下,分析符合大型活动散场客流特征的路径选择决策行为,构建反映乘客出行过程的模型表达方式,研究乘客与列车在基础网络上的交互方式,给乘客赋予客流性质属性,构建基于多主体的网络客流仿真模型。以真实的活动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发现基于多主体的网络客流仿真模型能够较真实地反映大型活动散场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中的传播过程。
  第四,归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客流控制的一般方法。定义了反映客流网络传播过程动态、离散性变化的参数;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大型活动散场客流的出行特征,提出了确定客流控制起、止时段的计算方法,构建了以实现特定时段内乘客输送量最大、限流时段内乘客站外等待时间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协调控制模型,提出了客流控制手段能否有效应对散场客流冲击的判断方法。根据模型求解的需要,设计算法规则,实现较快的收敛速度。构建虚拟的多车站输送大型活动散场客流场景,与真实的常态客流场景相结合,以此对客流协调控制模型进行算例分析。算例结果证明,在较大拟合确定系数的条件下,由客流协调控制模型确定的客流控制方案,明显缓解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络乘客站内滞留现象。同时,借由算例中同时段进站客流规模相近、网络结构特性不同车站的客流控制流量的差异比较,进一步反映了大介值节点车站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客流代谢中的重要地位。
  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基于多主体的网络客流仿真模型与客流协调控模型,能够反映大型活动散场客流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传播过程,实现对大型活动散场客流冲击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有效控制。
作者: 易晨阳
专业: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导师: 张琦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5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