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位论文 >详情
原文传递 考虑地形条件影响的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论文题名: 考虑地形条件影响的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研究
关键词: 铁路桥梁;抗震性能;易损性;地形条件
摘要: 桥梁作为生命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抗灾害能力尤为重要。历次大地震表明地形具有一定的放大效应,考虑地形影响的桥梁抗震性能分析显得尤为关键,然而,既有桥梁震后动力性能及易损性的研究中对此考虑并不完善。本文针对这种情况,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简要阐述了本课题的选题背景,分析了桥梁震害特点,介绍了动力粘弹性人工边界以及桥梁地震易损性分析的发展。
  2、基于集中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下地震动等效力的输入方法,分别建立了凹形河谷、水平平地、凸形山脊三类二维场地模型,对比分析了P波及SV波两种波形分别按四种角度斜入射情况下场地模型的地震分布特征,指出了凹形河谷地形比其他两种场地放大效应更加明显,并分析了尺寸效应对凹形河谷地形的地震分布特征影响,抗震设计中应予以重点考虑。
  3、基于粘弹性人工边界条件,研究了三维模型中地震动等效力输入方法,进一步建立了三维凹形河谷和水平平地场地模型,并将P波及SV波斜入射下场地上表面对应观测点的位移时程作为地震动响应,分别施加到实际工程中一座跨度为48+5×80+48m的高速铁路连续梁桥模型中,对比分析了是否考虑地形、地震波波形、入射角度等参数对桥梁动力响应的影响。得出在本文建立的凹形河谷场地模型中,靠近坡脚处的桥墩动力响应要强于其它桥墩,固定约束墩的墩顶相对位移明显大于其它墩。
  4、研究了桥梁易损性分析现状,确定以位移延性比为损伤指标,以连续梁桥的固定约束墩为研究对象,同时选取10条自然地震波作为入射波,以不同角度斜入射凹形河谷和水平平地场地,将两种场地上表面观测点得到的各80条位移时程作为地震动响应,分别施加到桥梁固定墩的墩底进行易损性分析,进而绘制易损性曲线,并将两种场地的易损性曲线进行对比。
作者: 杨方迪
专业: 建筑与土木工程
导师: 张楠
授予学位: 硕士
授予学位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年度: 2015
正文语种: 中文
检索历史
应用推荐